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强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弱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极为关注。

可持续发展论文1

  1.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会计学的新突破

  1.1 会计目标

  传统企业会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表现出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倾向,这种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行为只会造成环境的恶性循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会计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1.2 会计对象

  传统的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就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不考虑生态环境。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不只限于资金运动,还包括资金循环之外的社会生产消费循环和生态循环。

  1.3 会计基本假设

  (1)对会计主体假设,传统会计假设是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突破了企业实体的狭窄范围,将企业与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都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2)对持续经营假设,传统会计只是假设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能够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环境会计赋予持续经营假设新的内涵,延伸为在保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求企业主体持续经营,从宏观经营角度保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对货币计量假设,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共同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它对资源耗费和对环境污染与防治不加计量,忽略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环境会计变货币计量假设为多重计量假设,允许采用货币和非货币计量形式。非货币计量形式可以包括实物指标、劳动指标、技术指标、技术经济指标等。

  1.4 环境成本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环境会计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将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包括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如企业由于污染和破坏环境应予以补偿的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而勒令某些停产或减产而造成的环境损失成本。

  1.5 会计信息披露

  由于传统会计在环境核算方面的局限性,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不能提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会计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环境会计报告成为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为适应信息披露的要求,会计报告应增加相应的内容,采用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用定性披露的方法来揭示企业那些难以量化的环境事项和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不良的环境行为;另一方面以定量披露的形式报告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负债和环境效益的数量变动情况。

  2.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建立环境会计,就是要客观地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过程,让社会和国家来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职能,使环境资源的损耗得以补偿,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融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假设,是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作为环境会计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

  2.2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形成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其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为社会提供充分的与企业环境有关的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解析

  3.1 企业环境会计的界定

  关于企业环境会计的界定,最早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经济学家比蒙斯(F·A·Beams)在英国《会计学月刊》上发表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标志着“企业环境会计”应运而生。

  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会计的界定,企业环境会计是以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环境学等多学科为理论基础,采用“以货币为主、以实物为辅”的计量单位原则,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如何得到补偿为中心,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控制环境污染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费用来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求改善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3.2 环境会计的特点

  (1)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社会公众。政府中的环保管理部门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宏观环保决策,以及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社会公众则可以了解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状况,判断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

  (2)环境会计采用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计量方法。环境事项中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的单一货币计量方法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环境会计中引入了大量的非货币计量方法。

  (3)环境会计通过增加反映环境信息的报表或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进行信息披露。信息会计不仅要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还要披露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因此需要在传统财务报表的基础上,采取较多的报表附注和文字说明。

  (4)环境会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基础。环境会计是在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行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着眼于企业与环境长期的互利和共存关系,反映企业经营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价值转移过程。

可持续发展论文2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作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能够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一、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已经是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但是整体的环境状况还是处于一种恶化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在持续的恶化当中。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以及其他污染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出现频率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扩散,不仅是我国的北方地区遭受雾霾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虽然经过我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的战略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和废水处理的有效性较低,造成我国水资源仍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引水质量和数量。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还存在土地恶化问题,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急需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的健康发展。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在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使得能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不仅是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还能够在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实行的资源有偿利用的政策,但是并不意味着资源能够随意使用,或者是过度使用,应该在秉持适量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状况

  人们总是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发展,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能量、空气以及水分等,一旦这些物质受到了污染,人们在日积月累的摄取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一定的威胁,也是对于社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从源头上改善这些问题,降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才能保证人们在的身体健康,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导致现有的生态系统出现了紊乱,物种的消失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证生态系统永续利用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在现在的情况下,物种进化的速度缓慢,但是消失的速度却远远地快于其进化的水平。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的保护物种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具有生态学中的实际意义,还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内涵。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环境保护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自然的改造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一切社会活动都有赖于环境的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环境保护政策能够为人们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环境保护,因此,不能单独的看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环境保护的实质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环境保护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这各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自然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水平不断上升,并且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环境保护的实质就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来看,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对于资源、环境的利用趋于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保护了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给与人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对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现。

  结论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预期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反过来促进了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過程中,应该着力解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环境保护的实施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出版,20xx.

  [2] 范永坤,石晶.浅析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J].统计与管理,20xx(5):84-85.

  [3] 胡敬斌.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以毕节试验区为例[D].吉林大学硕博论文,20xx.

可持续发展论文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得到了长远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对畜牧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畜牧业产品短缺的情况 ;同时,在家庭副业补充上开始变得市场化、产业化以及程序化,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但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生产环境恶劣等问题成了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几点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1 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畜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得到保障 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副产品在食品市场中占较大比重,肉、蛋、奶总产量约为821.5 万 t,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其中,占较大比重的生猪出栏量也呈现翻倍增长 ;同时,外销肉鸡、猪肉也增长至 600.0 万 t,使国内外市场得到了有效供给。

  1.2 产值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更使农户经济收入增长,开始占据农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成为农业增收的关键,很多畜牧业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过上了小康生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3 质量提升,使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 随着农产品整改力度的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全国开展的屠宰场抽检次数增加,在生猪尿样抽检中,共检样出 56 批次的盐酸克伦特罗阳性,同比降低了 0.09%,实现了抽检性率将低至 0.30% 的目标。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瘦肉精"抽检,存在零检出率,保障了全国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2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环境问题

  2.1 自然资源锐减 当前,随着土地沙漠化、草原侵蚀的日益加剧,草原上的可利用资源相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人为破坏占较大比重,是造成草原面积的锐减的重要因素。

  此外,与人畜禽争资源的情况较常见,造成饲料短缺,养殖成功率降低。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饲料用粮仅占总粮食利用率的 1/3.足以证明当前饲料短缺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畜牧业发展。

  2.2 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增多,污水、污染物等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流入河流、湖泊等地方将造成水资源污染,为周围的居民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3 化费、农家肥出现积压 当前,化肥生产越来越便捷,产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化肥厂家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为畜牧养殖户带来诸多便捷,由此,农业生产上使用化肥不断增多,造成农家肥大量积压,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公害严重。

  3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保护对策

  3.1 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扶持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使疫病防治更为方便,产业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因地制宜,将规模化养殖用地政策真正落实,降低散养比重,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固定发展模式。同时,要对畜牧业养殖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掘山地草多的资源优势,使饲料短缺问题得以缓解。

  3.2 加强疫病防治力度 免疫使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的防治与免疫,强制实行免疫病种,坚持"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的免疫原则,及时做好免疫效果的检查与监督,适时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做好免疫记录,使强制免疫制度真正落实,这样才能降低疫病发生率,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针对当前众多的畜牧养殖户,要因地制宜,不断对饲养模式进行创新,发展综合饲养模式,实现"种、养、牧、沼气"四位一体的养殖模式,对畜禽废弃物开展无公害处理,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养殖、节约能源与资源,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畜牧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3.4 使用环保型饲料,优化经济机构,提高畜牧养殖农户的素养 畜牧养殖户要坚持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和绿色的养殖经营观念,不将数量作为养殖重点,而是在养殖中注重质量。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多使用环保型与节约型的生物饲料,合理喂养,不随意乱用添加剂。

  畜牧养殖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区域机构与环境标准的统一,不断对畜牧业发展格局进行优化,使土地资源、能源等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养殖地域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同时,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养殖管理,使之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强化其环保意识,加强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减少对周围环保、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抑制环境破坏行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该文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几点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环境保护、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表现畜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免疫防治、发展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