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

  一、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不完善

  在历史教学中能够学到许多其它课本上学习不到的内容,它是增长学生见识最好的学科,学生在历史中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一种巨大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好的教材。运用历史教学的真实历史事件中的一些爱国人物和爱国事迹来具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个良好的促进,通过感人的历史故事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做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他们在学习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爱国情结和素养。虽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感染学生的爱情情操,但是在中专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需要凭历史课升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教学往往只是一些事件和时间的背记,根本没有散发性的思想模块。很多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注重学生考试的得分情况,往往对历史的琐碎内容重复的讲解,一些自身看法和思想散发环节只是一笔带过,使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长时间的背记,这根本无法对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内容真正的理解和一些深刻的思考,思想教育根本没有融入到教学中去。中国开设历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英雄人物来提升其思想观念和自身素质,最终使自身得到个人价值,然而,在实际学习当中,历史教学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严重的脱离轨道。

  二、历史教学融入思想教育的途径

  第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创新思维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和教学环节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进行知识吸收和心灵培养的重要导师。历史教学中把思想教育融入其中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融入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和历史理论知识的专业性。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只有对历史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透彻才能富有感情色彩的进行讲授,这样才有感染力,能够从思想上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跟着历史故事的节奏走,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教学中的疑问进行给予解惑,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完善。第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和现代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和教师的解释和对话当中去,丢掉那些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听课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历史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对历史知识的讨论和探究中去,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来锻炼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结合自身收集的资料,真正意义上进行总结,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不但能够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第三,考试体制的突破历史教学不能把记忆力当做考核的标准,那样就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意义。一定要丢到历史教学传统式的考试体制,对传统式的死记硬背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主要是以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传统历史课考试体制完全没有把思想教育列入其中,只注重大量的记背内容,这样从长远来看起不到任何的激励效果。因此,要在原有考试体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育模式对历史考试体制进行合理的评价标准。

  三、结束语

  我国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进行讲解和引导学生,使其在历史人物身上找到一种人生的价值,让学生得到很好的收获。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前提下通过历史人物中的典型事迹,来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有更好的精神和动力继续前进。历史教学呈现出的是阶段性,在此需要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培养他们有秩序和有逻辑对待一切,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品德。学生从历史教学中学习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来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让学生从历史人物中吸取营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正义之感,对未来产生远大的抱负。让学生从历史思想教育中学习到人除了做正直的事情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伟大的理想,以国家的需要为基础。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2

  1.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课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老师不仅要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历史学科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中职历史课程主要是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对塑造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

  ①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

  ②历史学科具有交融性。历史学科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会涉及语文、地理、政治等多门学科。

  2.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中考的失意或许是这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挫折点,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与困难,让学生懂得越挫越勇,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在课堂上,可以结合一些历史名人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案例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羞辱与痛苦之后,仍然坚持创作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著作《史记》,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在家道中落、穷困潦倒的时候仍然写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是在瘫痪在床、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后来无数面对困难、处在迷茫时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人生道路遇到挫折困难在所难免,但是必须要正确面对,中学生正处在青春的迷茫时期,历史学科的经典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

  (2)加强学生自信自强的培养。很多中学生面对中考的失意显得有些自卑,很多同学都把职业学校看做是差生的集合,给其心理上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穿插一些自信自强的例子。

  (3)塑造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历史这一门学科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让同学们真正学习到伟大劳动人民是如何推翻封建社会获得自由,如何抗击外来侵略保护家园,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爱国热情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学生们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并努力发扬光大。在历史课堂授课时,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以及电影播放、照片回顾等方式,加强对中职学生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我国国情,从而可以激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激情。

  (4)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的职业态度。中职学生大多数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在就业时,有很多隐形的东西来考量你的品质和能力。善良、诚信、担当、合作等都是一个人在参与社会竞争时所需要的基本品质。中职学生如何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课本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态度。商鞅“徙木立信”,变法成功,国势强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言而无信,自取灭亡;铁人王进喜爱岗敬业,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互相联系,可以为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指明方向。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老师要承担起学科育人重任,不断挖掘历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3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插图就体现了贴近生活这个特点。这些插图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提供了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视角与生活和历史直接接触,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历史的感受,而且激发了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利用课本插图这个角度方面创造生活化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中,就有“古代希腊地图”“古希腊的陶罐”“阿波罗神庙”“古希腊公民赛跑”等插图。这些图像很好地反映了古希腊地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密切结合了课本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插图并思考:“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些图像,你对古希腊有什么样的印象?”等,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发掘图中隐藏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真正学会学习。新课程的课本里提供了许多供学生思考的题目,它们与课本的联系较密切,又有一定的难度,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该问题不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学生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做出回答,同时该问题又隐含着与古希腊公民素质进行对比的内涵,学生可以在思考之中自然巧妙地学到知识,而不会觉得刻意。

  二、设计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行动中的美学”,主张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利用身边的知识来辅助课堂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历史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都是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四中的《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有一部分讲的是“文革”的历史。课前,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曾经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并把收集的事迹记录下来;课上,安排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得。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生动丰富,而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悟历史。

  2.利用课本的知识来解决身边问题,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古语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必须“经世致用”。不管如何都强调了学习必须能够为现实服务。历史虽然是文科,不像理科那样能将所学的知识方便快捷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历史课所学到的知识都不能运用于现实生活。例如,在上完必修三专题一的《百家争鸣》后,我们便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儒、道、法、墨家等思想观点,对某些生活或社会现象进行点评。如某个学生经常在晚自习时讲话,影响他人;或者就“以德治国”好还是“以法治国”好进行辩论等。学生个个积极发言,见解也一个比一个新颖。在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进一步得到了培养,逐渐形成自我的个性。

  三、利用生活化的学习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直接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科技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许多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极力强调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非常好的手段。它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也非常符合陶行知所主张的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课题“身边的历史”“本地古迹与名人”“本地的传说与历史”等,吸引学生探究讨论。

  2.以网络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在今天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教学当然也不该遗漏它。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的运用则提供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机会。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寻找信息的广阔平台,在寻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网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工具,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操作。不论是对于学习对象———知识,还是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网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以学科整合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本身,它也涉及到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历史学习中也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这也符合新课改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例如,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帮助学生复习一些对历史学习有帮助的政治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同时也要注意地图的运用,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定要结合地图进行讲解。新课改后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历史地图的考察,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知识整合工作。“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教学亦是如此。生活既是教学的源泉和宝藏,也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就为生活和教学的良好互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大胆从“生活教育”出发,勇于创新和探索,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历史素养的优秀人才!

教育教学反思论文初中历史

标签:初中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28
【yjbys.com - 初中教学反思】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反思论文初中历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教学反思论文初中历史1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追求历史教学最优化的教育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8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贵州省新课程改革己全面铺开一年了,面对新课程改革,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媒体(语言、课本、板书、挂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了。《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因而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育教学中,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把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为丰富多彩的画面,把沉闷的教学过程演绎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轻松情境,使学生产生历史即生活,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教育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良好氛围的营造教育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5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如今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对知识的获取渠道都是多元的和立体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氛围时也应适应他们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的、多元的、立体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程实施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在评价历史人物、事件中营造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会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需要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去创设历史情境,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灵活、恰当、有的放矢地采用讨论、座谈、表演历史剧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营造宽松、和谐、舒展的学习氛围,从而来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开展辩论赛时,既要做到开放、创新,又要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辨论赛在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方面,要力求具体化、形象化、避免理论性太强,或过于抽象和专业化,以免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力求内容和情节的生动、活泼,能够引发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时间的有意注意。在辨论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史由证来”的“求实”、“求真”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热闹而流于形式。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学习氛围

  历史学科所讲授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因此,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综合性的特点。历史教师在设计史竞赛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劳技、美术、音乐和知识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和方法提供素材和契机。

浅论素质教育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0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经济的腾飞、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都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成为当今农村基础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很多年了,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涵盖了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而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心理转型期。这一时期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就历史学科来讲,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他肩负着教书育人等多种社会功能,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学识。历史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事物,不论后人是否知晓,他都客观的存在着,容不得半点虚假。而对知识有缺憾的老师,可能就只会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念课本,甚至教给学生错误的历史知识,最终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高素质的教师,还要有全面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对课堂的组织管理,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向学生呈现出准确、清晰、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使纷繁复杂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都能够脉络清晰的尽收眼底,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的输入、储存和输出新的信息;教学能力则涉及到历史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创造性及教学实施阶段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教师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能够在课堂上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另外,教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辅导质量、教学反馈,也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漫谈什么是高效课堂教育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9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新课改以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和老师把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形式化、模式化的做法,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弄清什么是高效课堂,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高效全面发展,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所以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高效全面的实现三维目标。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学习体验以及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其次,弄清怎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

  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实现“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史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更有情感的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对这三个方面要进行全盘考虑。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达成的.目标,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三维目标是否科学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决定了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应立足学生,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必须重视学情分析。怎样了解学情呢?我的做法是,通过预习让学生把自己已知的、未知的、能知的、想知的写在学习卡片上,收集并加以汇总。据此,我再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从而实现了有的放矢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准确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成功搭建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从而准确定位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情分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是我们成功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

历史教学与人格素养教育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一、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素养教育的关系

  1.1两者关系概述

  人格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是区别于他人独立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格素养具有形成过程的多变性、即成之后的稳定性和指导行事的功能性。人格素养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批判性思维提供合理科学的思考方式,以及积极的正面的事例丰富精神世界。所以人格素养教育需要有大量先进、积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正面“英雄”占领人们的精神高地,同时需要有一种辩证性的批判思维作为引导,使人们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合理、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中学历史教育是以历史事例、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对这些史实的理性、科学分析与传授,在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理性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通过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对学生进行人格素养的教育。所以,中学的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联系。理性、科学、多样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授予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创新型、批判性思维,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对于健全学生人格素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应试化、功利化的历史教学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起到消极作用。

  1.2中学历史教学对人格素养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及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整合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而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将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不但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还能促使学生激发并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学科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有利的学习工具。尤其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无法带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再现情景是最大的难题,将其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就可解决该问题,向学生直观反映历史内容,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景。所以接下来就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的几点具体策略,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

  有效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认知过程,是有意图的学习。尽管学习存在时限性,但明确的目标和意识能促进学生有效地、有意义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明确界定学生学习的.对象并获得学生的认同,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成功学习。在传统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也会强调课堂学习目标、课堂学习重点等内容,但通常是教师说完学生就忘记,此时就需要教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克服学生容易遗忘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的弊端,使用幻灯片超级链接的方式让学生清楚掌握学习的目标与重点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解放军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时,就可先播放相关的历史录像资料,再为学生演示教师自制的有关于解放军挺进中原与三大战役的地图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答解放军确定反攻方向、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进攻战略等问题,一步一步地演示,将实战进程模拟出来,让学生逐一回答问题,自然而然掌握重要知识点。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唯有看影视剧才能获得的地图动态表现,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教室让学生亲自动手,从指挥战争的角度指挥地图运作进程,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并牢固掌握相关的史料,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的同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历史的高昂热情。

探讨历史趣味教学中学教育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8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有很多的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看法与习惯,例如他们上历史课就只习惯照抄老师板书出来的内容或者是直接在书中做上记号,而不习惯于主动的去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寻,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就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甚至还有过分的是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做其他的作业或者打瞌睡。这些错误的看法与习惯不仅仅是打击到了教师教学的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逐渐的降低。但是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史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们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上一堂历史课就只会是照本宣科,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最基本的思辩与创新。而那些学生们更是将死记硬背当做是掌握历史的唯一途径,对历史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是“复印机”一般,只能够不断的对前人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重复,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会独立思考。世界知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曾经说过:“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的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成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如果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作为历史传承的历史学科也是具有生命的,例如能够让人清晰的感受到的那些强劲的生命波动与浓郁的人文气息。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正因为历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历史教育者肩负着无比重要的使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学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压抑了学生们的学史兴趣,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学史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趣味教学法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优秀教学方法

让初中历史课堂动起来教育教学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6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初中历史因为其学科特点、学科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教学理念、教材编排、教学方法上相对呆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要主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科学合理运用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性发挥;策略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养成基本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从历史中学习的观念。但是因为诸多原因,初中历史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死板”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按部就班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影响等古板的叙述,学生听的索然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就显得死气沉沉。这与当前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相背离的。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死”的表现和原因,对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动”起来进行了初步探讨。

  1.初中历史课堂“死”在哪里

  1.1教学理念“死”

  在当今阶段,很多学校、老师、家长对于历史课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副科”概念之上,将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定义为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知晓一些历史人物、掌握一些历史意义,将学习的目标定义在识记、理解的阶段,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在这样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课堂缺乏“动”起来的主观动机。此外,一些地区如福建的福州地区中考对历史学科考试形式是开卷考,学生可以翻阅课本,部分学生通过考试前突击在课本上做笔记,也可以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爱历史课,老师也很少花气力主动研究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的教育理论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30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建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可以突出、强化教学重点,也可以形象、直观地化解教学难点,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投影、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走进了我们的高中课堂。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着各种学习信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在教室配置视频展示台、电脑、数字投影仪、音箱、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把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历史场景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

  1.创设形象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获取的历史学习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历史学习信息最可取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合理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悦耳、悦目、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