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历史与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学。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论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这是由于教学及研究的课题不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不同,逻辑推理及其研究成果的不同,各种教学论文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1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观念在不断变革,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不断变化。学生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课程改革一个支撑点,我们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从根本上克服传统作业的弊端: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而写作业,为了家长的满意而写作业,为了考个好分数而写作业,为了班集体甚至老师、学校的荣誉而写作业。不难理解,若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比例失调,只用于教师“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成为学生的沉重学业负担,只会让学生磨灭学习兴趣,抑制思维发展,沉溺在茫茫的“作业”题海中永远看不见学习的彼岸,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与社会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优化作业,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实效性,谈谈笔者的看法与做法。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尊重个性差异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有效设计层次性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杜绝“一刀切”。

  案例1

  教学八年级“秦朝一统”后,教师通常会布置如下作业:

  秦始王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造成了哪些影响?

  由于上述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基础好的学生练习时感到简单、轻松,甚至“吃不饱”,但基础差的学生则无法及时消化、按时完成。

  于是,笔者对作业做了以下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秦王扫六合》。

  (1)李白在诗中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位帝王?诗中的“扫六合”指的又是何事?

  (2)说说“千古一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措施。

  (3)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这位“千古一帝”,你最想给他提的建议是什么?

  这一组问题是对“秦朝一统”相关内容的考查,第一问根据材料就能回答,李白诗句中的秦王是秦始王——赢政,“扫六合”就是灭六国、统一中国,属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问需要学生运用综合、归纳等能力,结合教材,整理、归纳出秦始王统一六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属于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问要求学生经过理解、分析,得出秦始王为巩固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进而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建议,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型作业。经过上述的优化,既通过减少学习难度,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等心理,(教学论文 )学有所得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促使他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在层次性作业设计中,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学情,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享受愉悦的成功体验,真正把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确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把历史与社会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紧密结合,必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拓展与延伸学生所学知识。为此,我们要将所设计的作业从纯知识性上升到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让作业从脱离学生生活的外在客体成为补益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媒介。

  案例2

  教学“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后,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思考: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保护遇到了什么困难?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冲突?

  若单纯为了落实知识目标,自然可以简单地让学生从书本上的相关素材中直接找到答案,只是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势必大打折扣。

  为了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笔者改变了常规做法,对作业进行了策略上的优化——补充“生活化素材”。

  一是呈现本县有关文物古迹的文本素材,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感性的平台。二是组织学生分组对本县的文物古迹状况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活动要求:(1)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材料,了解家乡的文物古迹现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习惯,寻求解决保护文物古迹的对策。(2)设计一条保护文物古迹的广告语或温馨提示,为保护文物古迹制造舆论。(3)向本县市民写一份保护文物古迹的倡议书或向本县政府写建议书,将保护文物古迹的行动落到实处。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有序的调查和探究实践,进一步认识了保护文物古迹的

  重要性,精心设计出一条条简洁生动、以情感人的广告语和温馨提示,如“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等等;而学生撰写的一份份符合主题、条理清晰的倡议书和建议书充分证明,学生在融入社会时空的对话中切实提升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关爱社会、完善自我的意识。这一切的发生,源于笔者创设了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作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智慧得到了提升。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证明,设计趣味性作业,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作业由负担转变为享受,摆脱历史与社会就是简单的读读背背的传统观念,形成作业“在乐中做、在做中乐”的良性循环。

  案例3

  讲到七年级(下)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笔者给学生出示过这样一道预习题:

  想一想,半坡居民的生活跟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在课后的反思中,笔者意识到,该题存在的“切口过大”“随意性强”等问题,以致作业效果不佳、课堂教学冷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储备的实际,问题过难,让学生一时无从下手,降低了求知欲。显然,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就在情理之中。

  总结经验后,笔者在再次教学前对预习题进行了优化:

  假如你是半坡人或河姆渡人,请简单地介绍一下你一天的生活、生产情况。

  课中,笔者组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完成作业。学生普遍对这样的作业感到很新鲜,对问题有较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讨论和研究活动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思维中原来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妙的创造力。有位学生写道:“天亮了,我起来穿上野兽皮毛做成的衣服,从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出来。小狗朝我跑来,和我一起尽情地玩耍;接着,我开始摩擦起火做早饭,用鱼纹彩陶盆把粟和蔬菜煮熟,还烤了一块鹿肉。好香啊!然后,带着尖尖的骨叉到河边叉鱼……”描述详尽精彩、合情合理,仿佛这位学生就置身其中,很享受。表明优化后的作业,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让他们有效增加了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设计时代性作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提出,要“尝试合情合理,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关注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设计富有时代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案例4

  笔者曾见有人教学七年级“东西部差异显著”后,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我国的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哪些差异?

  笔者认为,该作业内容枯燥,脱离时政热点,缺少时代气息,以致让学生因思维受到抑制而心生厌烦,把作业看成了负担,最终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经过思考,笔者设置了如下一道题:

  材料一: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20万吨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和全国装备最先进的优质奶源基地。同时,那里的矿产和油气资源富集,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和“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

  材料二:20xx年8月,根据中央安排,浙江省与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结成对口支援关系。11月17日,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党政代表团来浙江考察,希望在能源产业、纺织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塑料业、制造业等方面与我省进行合作互补。当日,农一师阿拉尔市与台州市相关企业签订了投资总额为99.7亿元的合作协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央安排浙江省与阿拉尔市结成对口支援关系,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2)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还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请举两例说明。

  (3)为使阿拉尔市的明天更加美好,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阿拉尔市经济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考虑设置这道题,基于该题在关注区域发展平衡、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考查了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了解情况及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意义的理解,使历史和时政热点得到了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崇高的社会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社会时代意识,作业收到的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五、设计辩论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不同的意见可以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通过辩论,能使学生的知识更清晰、思维更活跃,智慧得到开启,能力得到提升。

  案例5

  笔者在“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前,先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上“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表”。

  事后笔者反思,感到自己的作业设置涉及较多限制,学生只能机械地整理、填写相关知识,没有获得作业应有的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作用。

  经过思考,笔者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辩题:

  郑和与哥伦布谁更伟大?

  笔者要求学生根

  据各自的理解,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论据,写一份辩论稿式的作业,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予以展示。然后,笔者将学生正反两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反馈给学生。归结起来,正方认为:郑和更伟大。持这一观点的学生从航海的规模、目的,时间、路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郑和更伟大的理由。反方认为:哥伦布更伟大。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认为,哥伦布虽然在航海的规模、时间、技术、路线上不如郑和下西洋,但从航海对世界的影响来看,哥伦布对世界的影响更大,哥伦布航海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从此,世界开始走向整体。郑和下西洋虽然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但它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负担,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辩论性作业既给学生准备了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交际、思辨、收集、处理信息等能力,又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拓展了教学的内涵。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各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了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从而给学生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2

  一、社会科与历史学之关系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二、社会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当历史学与社会科发生联系之后,历史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同社会科发生着联系。社会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审视历史教学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审视首先体现在社会科对课程观的理解上。从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分,课程设置模式可以分为学科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学科本位课程包括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综合课程基础,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对知识经验进行综合。这种理论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强调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本位课程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线,自成学习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科为历史课程的改善提供了视野,它能够使历史课程回归其求实求真的本真。具体到历史教学的操作环节,运用社会科综合多种学科的多角度视野,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举一具体案例来说,在讲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如果不从社会科的视野讲述,一般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对香料、对黄金的追求,商路不畅,摆脱动乱的需要,传播基督教。其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又包括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客观条件是罗盘针的普遍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主观条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再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四位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海上探索过程。最后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即影响———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美洲的金银矿的开发及其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以及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当我们把《新航路的开辟》放在社会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述时,会发现更好的方法。首先,我们先要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就是本课的主线,即要梳理新航路开辟的来龙去脉。从原来的航线到已开辟的航道的历史经过。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和搜集的资料去整理出来。教师的角色是提供给学生搜索资料的路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资料。当然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除了历史学科本身的思路之外,我们还可以动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正是因为他不知道具体的地理知识———洋流的作用才会导致他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非洲。而且整个航海探险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操作地球仪自己动手指出新航线的路径是什么。再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地图上大洲大洋的轮廓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几位航海家的航线。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是何种国家形态,从而可以得出为何两国会支持四位航海家的海上探险,这同样可以动用经济学的知识去分析贵族及皇室支持他们的原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其能够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3

  一、以诗词歌赋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体味历史厚重感

  《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有机会去体味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以诗词歌赋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就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绝佳机会。诗词歌赋,采用古体语言,将现实与意境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十分适合熏陶学生人文的情怀和素养。在诗词歌赋的选择上,应注意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古文理解能力,择取通俗易懂的诗词歌赋导入课程教学。例如,在导入《不能忘记的屈辱》(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以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所著的《七子之歌》作为这一课的开始,“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再次认真体会歌曲的情感,体味旧中国那段厚重而沧桑的历史给当时人民带来的迫切情感,为之后的屈辱历史的教授奠定情感基调,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社会是在历史的基础发展而来,任何一个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必经的历史阶段,历史反映是以前社会的状况,与前人生活息息相关,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是由前人历史发展而来,具有历史的必然联系,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堂为什么要加入历史元素的原因。所以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从现今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再回溯到古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感悟历史的强大和社会进步的飞速,在赞叹历史中学习知识。例如,在导入《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有效利用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其实,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本身就有古今交通并存的现象,比如距今一千多年的赵州桥,历经百年的江南水乡木桥,到现代感十足的上海钢铁大桥———南浦大桥等,都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将古今大桥的对比作为本课的开端,再合适不过,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情引趣,还有利于减少历史的距离感和抽象感,这样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打造高效的《社会与品德》课堂。

  三、以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激发探索历史热情

  图文并茂是新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方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改革潮流,利用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充分挖掘教材图画元素,使丰富的教材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况且图画是学生喜爱的教材形式,教学增加插画的应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减少课堂学习的枯燥性,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热情。例如,在导入《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将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让学生依据教材中一幅描绘远古人类生活场景,进行古代人类生活的描述,包括远古人类吃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食物?远古人类的穿着具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穿?远古人类都住哪,插图中其实包含他们的住所,能找出来么?由一幅远古人类生活图景的插画,促使学生围绕本课主题“吃穿住”,想象并推导出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之后课程教学的开展大有助力。

  四、以多媒体资料学习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直观展望历史

  多媒体手段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主要特点在于画面的直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能够多方位展示历史的发展过程,缩短《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从而化解历史的抽象感,增加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直观认识。以多媒体资料学习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有利于学生直观展望历史发展路程。历史知识在《品德与社会》高年级教材中具有零散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并没有完整的框架,把握难度较大,加之教师对历史教学也未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更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巧妙运用各种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主题,对于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效果显著。同时,在选择合适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还应遵循精炼的原则,切忌过于繁杂冗长而影响整体课堂教学。

浅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教学用书的应用论文范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7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封面及第一页的醒目位置,标注的编著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可见此书是由专家及优秀一线教师经过不断研究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形成的。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一定能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它既是教师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的必备工具,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只把它当成了授课的讲义,甚至视若无睹闲置一旁,忽略了它的重要作用。

  (一)熟视无睹,教师教学用书的“可怜无用”

  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置若罔闻,对新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理解略显浅薄,停留在老办法、旧观念上,教学方法陈旧、学法指导传统,缺乏对新事物的认知积极性。这些教师对待教师教学用书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可以说根本不屑一顾,更别提刻意去学习了。一学期或一学年,整本教师教学用书可能闲置一旁,动也未动,更有甚者还会对它口诛笔伐一番。

  (二)照搬照抄,教师教学用书的“至尊地位”

  部分教师因教学和理论水平不高,或教学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不知道教师教学用书如何合理应用,便把它当成了至尊权威,把书上内容奉为经典。这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加思考和选择照搬照抄教师教学用书,没有半点自主分析和研究,不从具体实际出发,只是一味复制。更有甚者,对教师教学用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性。这样一来,教师就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安排,把握不准课堂动向,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19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自《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我们发现在实施“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过程中,人们对其教育理念理解存在偏差,本文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贯彻“历史与社会”课程理念,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学

  自20XX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课程改革,在7至9年级设置“历史与社会”这门综合课程,其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多年的实验证明,学生喜欢它,教师接受它。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也存在一些对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理解偏差以及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

  首先是以培养人文素质为宗旨。新课程提出,“历史与社会”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愚,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的人文素养,它有利于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所有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造就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因而“历史与社会”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重要渠道。

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19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应该积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符合学科特点和师生发展需要的网络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络教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网络教学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广、博、杂,而且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该课程希望学生能够透过社会回望历史,穿越历史发展社会。课程设计的出发点虽然好,但是教材并没有真正把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了弥补新教材的不足,深入实施该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促进师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构建综合开放的教学模式。

  笔者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并构建了网络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这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教材为载体,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

  (一)根据课程和学生需要,确定主题与任务

  根据新课标要求、相关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意愿,确定每次学习的主题。立足新教材是实施网络教学的基础。自学教材是发展主体能力的前提,自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认真地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疑。在自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自学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或者学生个体自己选择主题中的某一子题,也可以由教师分配任务,共同完成该主题的学习。学生通过选择问题来进行分组,其中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为同组。分组在整个协作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而且便于交流和组织管理。分组后,每个小组订出小组规范,选出该问题的负责组长,按照组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各自的任务,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施展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从全局出发,整体策划,尽量保证每个学生能承担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在学习《帝国新政》课时,就把学习任务确定为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了解唐太宗时代的“开明政治”,了解“贞观之治”的社会和谐局面,认识和学会正确评价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等新政策对于中国后世的社会政治以及古代东方世界的社会政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学习情况,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表现性准则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标签:历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17
【yjbys.com - 历史学毕业论文】

  摘要: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运用表现性准则能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实践;表现性准则;概念

  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评价方法可以分为选择性反应与建构性反应。

  选择性反应评价方法通常被称之为“客观题”,因为答案的评分是“客观的”——不对即错,没有其他的选择,它的缺点是不考虑背景的情形下对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不能就有些重要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如开放式题目、调查报告、小论文,讨论题等等。评价这些成果,只能采用建构性反应的评价方法,它还包括表现性评价。建构性反应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组织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它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开放的课程,教学的内容注重个性化的思维教学,学业评价是采用多种开放式题目、调查报告、小论文、讨论题等,因此它需要用建构性反应的评价方法去评价。然而建构性反应的评价方法也存在不足,它的答案也不是单一的,对开放式问题的答案的评估建立在评估人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上,因此它的评价被认为是“主观的”。

  例如一位八年级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她的社会作业——你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郑和下西洋。最后她得了“B”,她平时成绩优秀,做这道题花了不少心思,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作业的要求,就问老师怎么做才能拿到“A”。老师说:回答的有新意有创造性得“A”。学生问达到怎样才是有新意有创造性?老师也给不出满意的答复,她也很不安。而学生对如何成功也很迷茫,对自我评价的能力降低了,而且可能将来努力的动机也不足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07-04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引导教育健康发展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展开了对人力资本的测量,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从不同视角给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出路。作者深入学习、分析PISA独特评价理念,并将其尝试性地应用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PISA学习兴趣;综合探究;编码评分

  PISA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ProgrammeforInterna鄄tionalStudentAssessment),是由OECD(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的口号是:评价学生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OECD从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阅读、数学和科学作为PISA评价的基本内容,目的是评价15岁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2000年起PISA每三年举办一次,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行了三次。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评价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重点评价科学能力。2009年再次以阅读能力为考察重点。PISA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对世界各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它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睐,与其独到的评价理念有直接的关系。PISA的一些有效做法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