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1

  近些年,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深化和发展,农业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农业农村档案意识日益增强,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农村档案作为农村文化的一种载体,忠实地记录了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和物质繁荣的进程,对于促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是农业农村档案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业农村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门类相比,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更有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一)农业农村档案文化产生的基础。村级档案文化建设与村级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在各类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档案资料,一般包括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党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议事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农村土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土地征收征用、退耕还林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有关村办企业管理、村居文化建设、村居历史沿革等内容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是形成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丰富着档案文化的内容。

  (二)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农业农村档案作为农村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农业农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最朴素、最根本的活动反映,档案文化建设和繁荣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明确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中现实性和价值性,就必须将档案和文化两者有机结合,在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上,要提高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意识,健全档案文化建设管理网络,建立档案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建设中,特别强化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务公开、承包合同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使档案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农村生活,更加关注农民利益,更加适应农业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管理的多元化。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档案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就宏观管理(软件管理)而言,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必须发挥好档案和文化的结合功能;对于档案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档案、图书资料的管理(硬件管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保管的物质条件,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设多位一体、功能全面的图书室、档案室、阅览室,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二是日常管理即跟踪服务,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不丢失、不损坏;严格执行借阅制度,严格遵循档案文化法律法规以及借阅利用的程序规定。搞好档案文化编研工作,编写参考资料、汇编丛书文件、参与编史修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服务。

  二、加强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要围绕农村工作中心,采取“档案搭桥、文化唱戏”措施,规范管理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使档案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一)与时俱进,加强档案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强档案文化资源体系建设,加强开发利用档案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档案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档案文化现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把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上升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层面来抓、上升到“繁荣文化、造福社会”高度来抓。

  (二)依法行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发展。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指导工作,把档案文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除对《档案法》贯彻落实情况和农业农村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外,还要对档案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起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考核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文化建设意识,使档案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三)巧借外力,落实档案文化政策。目前,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提出相应文化方面政策,这为档案行政部门提供一个做好“档案文化”工作的机遇,我们要巧借外力,及时出台一些有关指导性文件、政策,使档案文化工作有序进行,抓好落实。有条件的地方,先抓试点,抓好示范,以典型带动,全面铺开。

  三、做好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理念,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任务。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具体承担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标落实,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促进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大发展。广大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文化建设中要树立起正确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提高文化素养,塑造良好形象,立足岗位做贡献,依法行政,服务社会,将行业文化融入农业农村档案建设中,提高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2、健全网络,发挥机构功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注重健全管理机构,发挥机构功能,发挥好国家赋予的职能;对基层联合档案室职能不能弱化,使联合档案室建成联系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纽带,建成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发展的中心;逐步建立起了以联合档案室为中心,辐射本辖区各行政村的档案文化管理网络,发挥档案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为开展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提高素质,加强能力建设。干好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光有积极性不行,还必须解决能力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发挥好建设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主力军作用,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档案文化发展交流研讨”活动,特别是加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标准、档案文化宣传等理论方面的交流;加强档案文化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了档案人员档案文化业务理论水平,加快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提升了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抓好落实,巩固档案文化建设成果

  1、部门协作,抓好基础工作。档案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建立起“系统抓、抓系统”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对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挖掘整理,抓好档案文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文化部门的联系,在调研、培训、指导、检查等方面,发挥行业部门的组织优势,对农业农村贯彻落实好政策业务标准,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帮助开展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改善档案文化发展的氛围。

  2、严把质量,规范业务标准。档案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档案业务的要求。在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中,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要把依据国家业务标准,规范档案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整体水平,作为加强农业农村建设档案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对农业农村档案管理考核中,严格按照管理考核办法,在体制人员、制度设施、管理利用、监督指导等方面,都要按照考核标准落实,使档案真正成为档案文化发展的源头,为农业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

  3、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示范。在加强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及时挖掘总结推广记录服务农业农村建设中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档案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带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全面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工作的特点,找出档案文化建设有价值的方面,进行典型推广。树立样板,典型示范,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

  (三)立足当前,发挥档案文化的作用

  1、理解内涵,服务中心任务。弘扬档案文化,其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要以“服务中心、便民利民”为宗旨。当前,民生工作是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民生档案涉及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劳保、劳力输出等档案,在农业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中,档案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挖掘档案资料,发挥档案凭证作用和利用价值,为社会生活和领导决策服务,同时拓展业务服务领域,落实民生中心任务。

  2、突出特色,丰富档案内容。各地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条件丰厚,文化历史悠久。在加强档案文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围绕当地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丰富农业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内容。企业发达的地方,着重积累丰富“招商引资”档案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达的地方着重丰富“旅游开发”档案文化建设;有的地方可将无公害果品、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等收集进室,大大丰富了室藏档案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当地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

  3、资源建设,增强竞争能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能够激发村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农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农业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建设的竞争力。如档案文化资料为农业农村“有机品牌”鉴定、论证提供强有力的凭证依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提供最原始的佐证。这些农业农村档案文化资料扩大了当地农村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档案“品牌”文化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2

  一、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另外重要的一环,则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而不是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宏观调控,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民给予引导与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政府要努力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形成文化自觉。亦即,使农民自己产生文化方面的诉求,并自觉地组织与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财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二)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地方政府要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估方案分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情况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进行评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一些能量化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农村特色文化投入的收益评估机制,提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真正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而是在大搞文化形象工程。这就亟需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构建健全的收益评估机制,以保证相关政策法规与资金投入作用的有效发挥。而文化收益自身的特点及评估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文化收益评估方法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应注意积累实际评估项目中的操作经验,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修正理论,以逐步提高评估机构对农村特色文化收益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肖正德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3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趋成熟, 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为例, 在分析探讨赣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客家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些许指导意见和引起相应的重视。

  关键词:赣南; 民俗文化; 新农村;

  赣州, 也称“赣南”, 位于江西省南部, 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 有“客家摇篮”之称。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赣州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 代表着赣南地区的特色文化。随着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在面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织碰撞的抉择下, 如何将客家文化传承并融入到赣南乡村建设中, 值得思考与研究。

  1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在深厚的客家文化中, 民俗文化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赣南客家人口众多,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形成了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 融合了畲、瑶等土着民族文化的一种多元文化, 极具地域特色。历经时代的发展, 赣南形成了戏剧、采茶、舞蹈、二胡、唢呐、器乐、摄影、图书、灯彩、书画、象棋、电影、花卉、鲤鱼灯、香火龙、板凳龙、九狮拜象、龙舟、武术、狮舞、根雕、木偶、云灯、刺绣、剪纸、渔鼓、弹唱、山歌、南北词、傩舞、婚嫁、客家风味小吃、姓氏家谱等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

  2 赣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保护农村特色乡土文化, 展示农村特色风貌, 是新农村建设区别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赣州新农村建设效果显着, “赣州模式”[1]的新农村建设在江西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 改造后的乡村基本实现“硬化、美化、绿化、亮化”, 但是乡土文化却不够, 尤其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历时十几年的建设, 赣州新农村文化建设整体呈现的现象也日趋突显。

  2.1 宗祠文化

  赣南客家人口众多, 姓氏丰富, 自古赣南人民又注视家族团结、家族文化, 崇尚祖先, 有族必有祠[2]。然而, 赣南的宗祠受保护的程度却不尽相同, 除了一些古村的祠堂受到足够的保护重视或者修缮一新外, 很多祠堂由于年久失修, 或已倒坍, 或已破败不堪。这些祠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得到重建, 有的得以修复, 但是很多祠堂没有实际原貌图, 再者加上一些新农村建设者更重视改善村庄的基本设施或者产业, 忽视一些祠堂的重建或修复, 所以宗祠文化在一些新农村已失去原有的风貌和文化。

  赣南客家人崇尚风水, 不管是村庄建设还是宗祠建设, 选址布局都十分讲究风水, 使其尽可能位于山灵水秀之处, 也就出现了宗祠建筑前多有水塘的布置。在赣州的一些新农村建设中, 这种风水文化仍然受到现代人的足够重视, 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保护。

  2.2 德育文化

  中国上下五千年, 有着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赣州一些新农村建设中将“仁、义、礼、智、信”、“二十四节气”等传统道德、传统节日通过景观文化墙或者铺装等形式展示, 宏扬中国文化, 这本无可厚非, 只是忽视了本土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展示, 不免让人觉得千篇一律, 缺少地方特色。

  2.3 社区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互联网下的乡村生活也在日趋发生着改变, 乡村的精神文化也在日趋丰富, 比如广场舞。因此, 大部分的新农村建设都会设计一个舞台广场, 以顺应这种时代的需求;建设树池、花坛、园桌凳, 以满足邻里之间的交流;建设文化活动室, 以满足农村社区活动的需要。有调查指出, 在各类新建的农村文化设施中, 缺乏人文关怀, 缺乏专业、特色化的形象设计, 很多都在造型、色彩、形式上与原村镇文化缺乏必要的联系, 品种单调[3]。

  2.4 产业文化

  在赣州的新农村建设中,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新产业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赣州以农业为特色,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要求,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 形成不同形式的产业模式, 延长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群。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实施“一村一品”、“一县 (乡) 一业”发展战略。经过上下各级的努力, 大部分乡镇基本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 如瑞金以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为主导产业, 尤其是其蔬菜产业, 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产业优势明显。

  3 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客家民俗文化的应用建议

  3.1 打造民俗文化特色新农村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丰富而多样,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为重点建设, 将其作为客家民俗文化展示点或教育基地, 结合村落环境建设民俗文化街、民俗文化展示馆、民俗文化展示墙, 在一些节点设置民俗器械等景观。对于客家文化的传承, 赣州市秉承客家传统文化理念, 已建设了赣县客家文化城。然客家文化城毕竟是一个“大观园”, 建筑虽然是客家建筑的再现, 但缺少岁月的洗礼, 与乡村的现有古建筑相比, 则不可同日而语, 特别是缺少鲜活的民俗文化, 对于一些具有乡愁情节的参观者和久居城市的游人, 客家文化传递的仍然不够深刻。乡村作为民俗文化的发源地, 是最好也是最直接展示文化的载体。

  3.2 加强文化意识, 提升建设质量

  在新农村建设中, 赣州市相关部门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4]的要求。但这些文化建设多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板报长栏、演出活动场地等, 且规划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新农村建设中, 文化建设是内涵, 民俗文化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政府部门仍需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意识, 加强文化宣传力度, 提高建设经费, 落实民俗文化建设, 让乡村保留古朴风貌。设计方和施工方也需多深入了解当地民俗文化, 挖掘文化, 同时结合原村落风格和肌理, 将民俗文化通过景观元素展示给村民和游人, 展现村落特色, 让民俗文化可观可赏, 可玩可品。

  3.3 科学规划, 可持续发展

  客家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被合理开发与规划, 如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白鹭东河戏, 除了保留的古戏台让人怀念昔日的风景外, 其辉煌的文化已日渐淡薄。在新农村建设中,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 整治环境, 提高农民的切身利益之外, 需要科学规划文化建设, 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 民俗文化建设可结合旅游开发, 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当然, 交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赣州并不缺乏客家文化浓厚的村落, 如赣县白鹭古村、赣县夏浒村、宁都东龙古村等都是客家文化保留较好的村落, 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交通并不便利, 且宣传不够, 客观导致了民俗文化的埋没。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中生产、生活、文化需要齐头并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因地制宜, 更需要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 确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切身利益, 保护农村原有风貌, 继承传统民俗文化, 让“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黄乐桢.南康:“赣州模式”下的缩影[J].中国经济周刊, 20xx (9)

  [2] 陈永林, 周炳喜, 孙巍巍.城镇化中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其区域效应——以赣南客家乡村聚落为例[J].江西科学, 20xx (5)

  [3] 杨晶, 何佳.赣州新农村文化设施设计研究[J].艺术理论, 20xx (9)

  [4] 郭沫勤, 孙若风.新农村文化手册[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xx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5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农村校园文化;关系

  农村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这对于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比较少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比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2.校园文化内容过于单一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存在和信息滞后和经济条件差一级人才缺乏等许多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农村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宣传阶段,或者简单地通过办黑板报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3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但我国的农村小学资源严重匮乏。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解说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地展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公平的重要性,同时列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不公平的问题。并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本文旨在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研究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小学校园文化问题建设

  现今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普遍重视,而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虽偶有研究,但比较零散、肤浅,还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对于农业区、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地区小学校园怎样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还是流于表面。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是指由农村小学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符合农村地域的、适合农村小学生发展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

  教育公平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大问题,它要求国家、社会、教育机构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合法的公民,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公共教育资源。笔者只能说教育公平只是在不断地力求“公平”,任何一个机构能做的只是在发展中尽量做到公平,在公平的基础上尽量地做到发展。

关于广场舞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文化艺术】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的奴隶社会。广场舞源于社会生活,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舞蹈,是传统舞蹈的延伸,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涌现了许多文化广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场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广场舞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随处可见广场舞爱好者,已然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绪、生活和人际关系,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广场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对广场舞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使其更具现代舞和地域特色,被更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广场舞已然成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舞动中强身健体,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广场舞的特点

  当下广场舞可谓是最火热的'业余活动,人们在早晚出门时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广场舞活动。相较其他活动方式而言,广场舞具有集体性、娱乐性、自由性、自发性的特点,是群众参与性活动。人们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表演场地与围观群众是相通的,群众也可以自行参与其中,以集体舞蹈形式呈现在人民面前。民众多选择欢快的音乐,让人们在舞蹈和音乐的感染下放松身心,赶走一天的疲倦和不良情绪。广场舞多是民众自发组织的,自掏腰包购买设备,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意愿选择活动的地点和时间。广场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其广场舞也有相应的差异。广场舞没有任何的功利性色彩,是民众为了自娱开展的活动,人们在参与中感受舞蹈的魅力,彼此交流感情,宣泄情感,观赏者也可以得到精神享受,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场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人们实现自我的价值。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10-19
【yjbys.com - 文化艺术】

  【摘 要】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二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三是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四是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学生文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代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浅谈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策略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29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其特征是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而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它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三大部分组成。有陶冶功能、社会化功能、教育促进功能。新时期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任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围绕“幸福教育”核心价值观,确立“福文化”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进行学校文化的策划,先要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然后,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各个领域、各个项目的具体策划,将学校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福”,一个亘古不变,经久不衰的话题,从先民创造社会的那天起到现在,“福”就像一条长长的索链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中,牵动着人们的种种生活行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这一沧海中的一粟,“福”文化以其硕大的光芒闪耀在文化大河中,照亮着整个中华民族灿烂历史。而“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教育是使人在幸福上免于异化的有效途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各种教育思潮汹涌澎湃,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终极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现状、现代教育理念,近年来,一所山区农村学校根据地域名称“福田”——诠释为“幸福的田园”,学校名称“福田小学”及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并探索校园文化实际,确立了“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以“磨砺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建设幸福校园、成就幸福人生,促进幸福成长”为抓手,丰富“福文化”的内涵,探索农村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繁荣的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09-27
【yjbys.com - 文化艺术】

  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要清醒在看到,目前县区及以下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有些文艺作品和演出脱离实际生活;有些地方,尤其是后高山地区的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抬头,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繁荣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07-27
【yjbys.com - 文化艺术】

  [摘要]随着我省素质教育改革工程的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是相对薄弱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学校自身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良好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形成稳定、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操陶冶,促进心智生全面发展。以山东省日照市栈子小学为例,系统研究新时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办法,旨在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指导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

  1新时代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校教育“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校园文化不等于校风,其内涵要更加丰富:是学校历史文化的呈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要求。农村小学由于认识不足或是办学能力限制,校园文化的建设一直停留在浅层的校园环境清洁、简单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层面,并没有从精神层面或是价值观的层面进行引领、建设和培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的去思考、反思以及方法更新,并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良好、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是展现一个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吸引力的体现,更是推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推动力。

音乐人才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19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一、江苏省淮安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在周恩来总理的诞生地——淮安区,则按照“一乡一品”的思路,整合资源,先后开发出流均舞狮、季桥诗歌、百姓舞台等文化活动;该文化局还将民间古曲“十番锣鼓”进行了创新,使之古今融合、韵味十足;与此同时,该区还将舞龙舞狮、小淮调戏台、健身舞等多个群众性活动有会机发展成群众性文化节,以此来全面进一步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但是,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淮安市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尚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首先,基层文化队伍素质不高、流失情况严重;其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第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第四,对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传统音乐、戏曲)重视不足等。这也进一步阻碍和制约了淮安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淮安市师范院校音乐人才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淮阴师范学院始创于1958年,是淮安市建学较早的院校,并设有音乐学院;该音乐学院先后在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声乐比赛、合唱比赛中获得大奖。该师范院校还通过鼓励、指导本校音乐专业学生深入到了农村基层进行实践,通过对基层人民大众提供文化产品的实践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创作热情,体验自我价值;如组织基层的小型音乐演出以及各种慰问、联谊演出等。其中,由淮阴师范学院及该院音乐人才先后在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县、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等农村基础组织发起的各类演出186次,参与的学生1022人次;另外,还有56名音乐系学生通过在各县、区的中小学进行了音乐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淮阴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生还在基层的实践过程中,还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如以淮安传统地方戏——“三刮调”、“肘鼓子”等淮海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传承、发展这些地方戏,还通过在淮安小学、淮阴区淮师二附小进行了小范围的教学实践;以此来避免了淮海戏落后的“口口相传”所带来的局限性,为该传统戏曲的传播、发展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