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是指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在生产关系的改革和生产力的组织方面都有一系列特殊的经济问题。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使农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如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等,显然与工业有所不同。
农业经济论文1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国家经济发展更是聚焦三农问题。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逐步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标志着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尤为重要。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农业都暴露出各类弊端,包括有:农业生产初期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物超标,农产品安全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结块,地下有机质降低,使土地单位产量愈见低下,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浪费了自然资源。对此,本文就坏境污染、科技落后以及产能低下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加以阐述。
1.环境污染
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缺乏相关知识教育,仅掌握了局限的农业知识,部分适应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方针没有及时有效地贯彻到农村中去,绝大多数地区农业发展仍沿用传统的粗犷式生产模式,不注重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有关于低碳经济、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则问题更是不知为何。直到工业发展不断深入,工业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面对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使绿色食品不再绿色环保,部分农村人才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2.科技落后
我国农村大多出去中西部偏远区域,农民生活质量依旧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知识文化综合素养也不高,关于新型农业的科技更是两眼一抹黑,大多还处于传统的农耕模式。从而,现行有效的农业科技很难在农村地区得到推广与实施,农业机械使用率不高,导致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滞留阶段,农业产率地下直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水平。
3.产能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支撑工业发展的,从而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相对较低,农村资产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阶段,导致土地单位生产能力低下。我国现有的农业水利枢纽或设施,绝大多数还是20世纪中期修建的,功能落后,配套设施不健全,损坏情况恶劣,极大地约束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可能性
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步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达到8000余元,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国家行列,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与中等发达国家几近持平。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在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中的份额降至37%以下,虽然生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降低,但也相应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需求。城镇人口比例激增,从原有的18%到现今超过40%,非农业就业人口从约30%增长到比50%还要多。为满足日益激增的非农业人口的适量消费需求,以及应对耕地减少的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率以及产能都必须相应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好农产品的品质。根据全球化的进展以及我国自身发展需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然具备先决基本条件,为实现低碳农业经济提供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三、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出行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同样的低碳生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在于全面推行低碳农业经济模式,限于篇幅本问就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农业两方面进行阐述。
1.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日益激化,面对低效益,、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要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更多人对食量的需求,以保障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只有全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循环再利用为基础原则,全面深化节能减排、节水保能的个人价值观,使有限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完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机制,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从而实现低投少耗、低排高效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构建“农业资源→农产品→废物循环利用”的体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协调的,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能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使农业资源短缺和土质退化的农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开展生态农业
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农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的情况下,结合生产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存。开展生态农业能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中共中央在20xx年提出的第11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落实自然生态的保护工作,坚持优先保护、有序开发,对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控制,切实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等各类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由此不难看出发展生态农业满足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能为农民拓展新的就业选择,能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结语
在现今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必须坚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全面鼓励并逐步推行低碳农业,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使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理念深入人心,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存。大力发展友好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开发并利用诸如沼气、太阳能等新能,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业收入得到显著增高,有利于全面推广城乡统筹工作,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
农业经济论文2
【摘 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循环经济学在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当前循环经济学研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尚不够深入、全面。
【关键词】 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逐步耗竭,环境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国不得不思考经济发展的模式的转变,以实行可持续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实现方式。“循环经济”一词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刘荣章,20xx)。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或者说在循环经济被纳入正题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的模式,并顺应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也逐步展开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一系列规划与建设(刘荣章,20xx)。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循环经济的专门立法,但是海南、黑龙江、吉林、浙江和福建等省都已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规划;辽宁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省的规划;天津、贵阳和南京等都已提出要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国家发改委网站统计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目前各种生态农业试点超过了20xx个,其规模由村、乡向县域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目前各种生态农业试点超过了20xx个,其规模由村、乡向县域发展。
陈丽娜总结说,整体上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于一个极其有限的萌芽阶段,呈现出以下的特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西部、中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我国典型经济热点地区;重点在国家、省(市)、园区三个层面上展开;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推动(陈丽娜,20xx)。叶安珊和周珂都认为我国关于循环农业的立法存在空白。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经济政策谈得很多,但还没有基本的法律依据。我们很少见到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政策来激励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案例(叶安珊,20xx)。
二、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及意义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的石油农业模式难以持续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时,循环农业应运而生。郭铁民认为:“循环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向导,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郭铁民,20xx)。
而对于循环经济学的意义,欧阳新年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矛盾。我国目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欧阳新年,20xx)。对于循环经济其次的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有自身特定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人口的不断增多不可避免地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加上长期以来传统经济观念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使我国农业生产有“资源的高投入、产品的高产出、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的特点。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正为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受损,农副产品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差,土地贫瘠化、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村就业不充分、“三农”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马淑琴20xx)。这就催生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先进的发展模式选择,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也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方向。曾玉林从国际角度出发,以国家或者是企业为单位,将当前国际社会上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卡伦堡模式——科技工业园区模式;德国模式——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模式;日本模式——社会循环经济体系模式(曾玉林,20xx)。黄海峰总结,德国模式是整个社会层面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该国的废弃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其典型的代表,例如在1995年的时候,DSD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黄海峰,20xx)。
参考文献:
[1]陈丽娜.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xx.
[2]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1):83-87.
[3]黄海峰,徐*,陈超等.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xx(6).
[4]李冬.论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xx,(4):25-27.
[5]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xx,9(5):23-27.
[6]马淑琴. 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刍议[J].安徽农业通报,20xx,11(6).
[7]欧阳新年. 循环经济: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6).
农业经济论文3
摘要:三农工作是一直以来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小康社会建设以来,我国在对农村的经济管理和建设上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发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分析了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造成制约的原因和因素,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建设的落后等问题展开了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以期对今后我国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经济在管理过程中的逐渐深入落实了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模式的攻坚时期正在面临着快速的发展,因此基于农村建设的新环境,各个地区和政府更需要利用政策对农业发展进行协调,在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基层政府对于惠农政策和相关的工作制度落实环节中效果不佳,造成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和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使得农村在建设目标上也出现了较大的障碍[1]。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展开进一步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深入开展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造成影响和制约的主要阻碍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上相对比较落后首先在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相对比较小,针对当前农业大规模下工作是很难达到相关要求的。特别是当前我国整体的劳动力仍然比较紧张,同时也没有富裕的劳动力。农业作业的从业人员通常为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或妇女,掌握现代技术的农业作业技术专业人员也相对比较缺乏,使得传统的工作模式始终无法有效得到提升。因此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在土地承包制度上仍然受到了严重的约束,经营权也很难聚集到专业化农民手中[2]。
2.农业设施的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相对比较落后首先,农村经营管理者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相对来讲不够全面。这就造成我国农产品缺乏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帮助。这就要求相关的地方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投入相应的注意力,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在对资金的投入方面,规模仍然比较小,不能给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提供相应的帮助。
二、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对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策略
1.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思曾说过:“在不同经济时代中所谓的区别不是在于生产,而是在于怎么进行生产。”我国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各种类型农业机械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多达上百年,在此过程中大量事实证明,农业领域中农村经济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和世界农业人口的增长、粮食短缺做到了充分的解决。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农业机械的有效推广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时代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农业机械的推广在充分解放了劳动力的基础上,同样也对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起到了全面的提升作用[3]。
2.充分进行协调,对工作体制进行完善和推广在对农业经济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将工作体制或规范进行完善和优化。特别是乡、村这种基层的政府,在开展日常行政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和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从而更为准确的对这项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此外这也要求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建设相关工作宣传和推广,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进行完善和提升。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工作开展中,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需要适当接受培训和学习,因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多数推广人员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上还没达到相应的标准,那么在农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下,我们只有将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提升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和落实[4]。
3.加强今后对这项工作的关注程度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正确的选择农业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工作的推广和农业整体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强对对我国农业经济补贴制度的执行和开展。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相关的农业部门都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当前农业经济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有效保障广大农村的居民生活条件的发展和提升[5]。其次还应该保证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多种经济类型的共同发展和推广。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农业整体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所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也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农业经济类型,有大型的、中型和小型,在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农业地区的发展情况,对农业生产的装置进行选择,通过多种类型农业机械器具或是经济手段的有效操作,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也将得到更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小康社会建设以来,我国在对农村的经济管理和建设上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各个地区和政府更需要利用政策对农业发展进行协调,在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整体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发挥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将农业发展和基本的生产理念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对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xx,48(12):23-24.
[2]赵庆娟.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xx,16(6):51-51,39.
[3]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xx,33(42):58,67.
[4]杨恒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农技服务,20xx,33(10):164.
[5]刘丽梅,侯彦明.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对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职业技术,20xx,62(5):110-111.
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农业经济论文
1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方式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率较低
我国农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绝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群体,他们对于农业的经营与管理并不懂,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只知道一味地出卖劳动力。同时,由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许多中青年人群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年群体。他们体力较差,很难打理好农作物,无法将先进的农业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中,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2)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村发展方式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甚至,在某些农村地区还仍然延续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无法将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农作物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我国农业和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药化肥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等物质直接排放到了生态环境当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掠夺式开发的现象,导致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1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
电子商务农业经济论文
一、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电子商务的重必要性
电子商务更可以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众所周知,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在完成一个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费用中,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都用于促销过程,而电子商务恰恰省去了这笔成本支出。由此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正在向信息化、科技化社会迈进的当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作物销售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用武之地。
二、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方案
(一)创建合适的B2C电子商务模式
农业发展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作物生产加工市场和流通市场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优势,为需求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所谓B2C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企业对消费者。整合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重对农业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鼓励发展集体经济,规模化生产,普及科学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共同赢利。
(二)技术创新,培养新时代“网农”
开发微信订阅号,手机APP客户端等先进新型技术用以方便消费者,实现随时随地上网购买农业经济作物。同时,农民的素质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农业经济作物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开展有步骤、分阶段的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网络知识水平,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契约意识,普及商务基本知识,提高自律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信息突破电子商务资源发展的瓶颈。力争做到农民人人都会网上销售。
农业创业型经济论文
摘 要:基于报酬递减和生产能力约束,建立包含两个企业的生产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一:分析城乡企业在不同的规模环境下企业的再生产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部分简单加工制造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涨及规模报酬递减而向农村转移,基于国家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模型二:从创业的角度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建立农村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并提出如下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创业服务环境、加强创业市场信息引导;实施“回乡创业工程”,构建创业人才培训模式。
关键词:农村创业;创业型经济;经济增长
1 文献综述
对农民工回流问题或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关注最早始于21世纪初,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主要在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外出打工的关系、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否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学者赵奉军和高波[1]应用全球创业观察2005 年的3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按照创业意愿衡量的创业精神与按照人均 GDP 衡量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U 型曲线的关系。He Yupeng和BaiNansheng[2]从中国经济结构进入全面结构调整的背景入手,把农民工回流问题置于社会经济学体系内进行研究,分析过去20 a农民工流动问题的发展趋势,认为返乡农民工与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并无差别,外出打工与返乡创业的关系不大。高静[3]等基于分工理论得出创业对农户增收“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很大,分工对农户创业促进农户收入”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调节作用明显,而交易效率的调节作用较弱。
农业工程经济论文提纲论文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农业要强,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走,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农业工程经济论文提纲。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地投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农地投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农业风险研究
1.3.4 国内农业风险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地类型
2.1.2 农地流入方
2.1.3 农地投资
2.1.4 农地投资风险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农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汇集
[1]朱俊生.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J].可再生能源,2003,2:3-8.
[2]崔民选.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4-236.
[3]李艳芳.2005.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133-140.
[4]庄幸.2003.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政策设计思路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9): 37-39.
[6]朱晓勤,周敏.2008.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激励制度比较研究 以风电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17) :27-28,32.
[7]何寅昊,赵媛.2008.国外风电定价方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建议[J].能源研究与利用(5) : 48-50.
[8]赵珊珊,张东霞,印永华,申洪.2011.风电的电价政策及风险管理策略[J].电网技术,35 (5) :142-145.
[9]俞萍萍.2011.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政策初探[J].统计科学与实践(1): 32-33,60.
[10]张正敏等.2002.中国风力发电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1]郭祥冰.2004.美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实践 赴美考察调研报道[J].能源与环境(4): 6-9.
[12]顾树华,王白羽.2003.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初步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SI) :27-33.
农业生产循环经济论文
一、邢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人均耕地数量持续减少、后备资源不足
近年随着台市经济快发展、人口量断增,市化进程快、大工程项目建增,使大量耕地转为居民点企业工矿用地,人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日益为稀缺资源,其平原地土地备资源有,人地矛盾,为会经济发展瓶颈。
(二)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
台市多年平人水资源占有量为220m3,于全人水资源占有量十分之,全省人占有量70%,资源极度缺水。地表水资源先天足,其部平原县水资源重短缺,水资源需求量远超过水资源可用量,用水缺口较大,除别水年份外,大多年份地表水资源量已全部耗用,地水资源维持需水量主水源,造地水重超采,近三年平地水超采量6.77亿m3。台市境内河流为季节性河流,除引黄济津渠(清江)外,其他河流接纳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天径流。2011年监显,境内河流水质除七里河外为劣Ⅴ类,主污染物为化学需量、生化需量、总。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为高产、人地矛盾,台市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地等农用化学。2011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564.97kg/公顷,为规定施用量上标准2.5倍;化学农施用量为13.49kg/公顷,其中仅10%能够附着农作物上;地面积达台市耕地总面积15.4%,其中使用量42%残留农田里中。过量施用农用化学,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土壤中残留,土壤板、构破坏、肥力降,农业生环境恶化。于合理农业耕种、滥砍滥、毁开荒等原因,台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地碱化等生环境问,2011年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19万公顷,碱地面积4.7万公顷。
低碳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而划分的,工业机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下面小编整理了低碳农业经济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低碳农业经济论文
1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1.1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首先,低碳农业是实现固碳的最好方式。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由过度的工业化生产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造成的。固碳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人类一个健康的自然环境。无数实践表明,生物固碳是最好方式。发展低碳农业,通过选种、育种等科学技术,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储碳能力。其次,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正以每年1.93万hm2的速度缩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低碳农业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低碳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而划分的,工业机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科学与农业的整合。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农业科学现代化、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等,都在现代化农业的范围之内。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覆盖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行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2农业经济结构现存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果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就无法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特别是一些贫穷地区的道路条件较差,农产品无法顺利运输出去[1]。目前,在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导致农田水利发展迟缓;种植物大多以自身需要为主,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价格高,在国家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的创新经济论文
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标准的、定型化的形式。本文从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的关系入手,旨在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传统会计模式遇到的挑战,从会计目标、会计计量、会计报表、会计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创新会计模式的几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会计模式
一、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
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多数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处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必须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科研单位知识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科研单位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模式的挑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的理论主要有两大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面向过去,强调可靠性,而受托责任学派面向未来,强调相关性。农业科研单位会计目标属于决策有用型即为会计目标主体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信息的占有是组成财富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会计目标主体范围应拓宽,应涵盖知识、信息、资产的所有者。
地方农业生态经济论文
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结构分析
1.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
2001—2008年株洲市的总能值投入逐年递减,环境资源能(包括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保持稳定,工业辅助能呈现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也逐年减少,工业辅助能和有机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总投入能值的变化。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占整个工业辅助能投入的90。81%以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能投入占总投入67%以上。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能投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从业人员、役畜劳动和种子的施用。2001—2008年间,虽然有机能投入减少,但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较大。人力在有机能投入中占据绝对比重,5年来都在99%以上,说明该地区的农业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机械化程度较低,还没有成功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1.2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结构
农业总能值产出逐年增加。其中,林业占绝对优势,而且比率增加很快,从2001年的5。55E+20sej/a增加到2008年的1.17E+21sej/a。种植业、畜牧业也在逐步发展。渔业产出能值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是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种植业中,稻谷的主导优势地位仍不可动摇,几乎都在70%以上。蔬菜和水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值产出不高,但经济价值高,可获得较多交换能值。畜牧业中猪和羊的养殖数量和出栏数最大,但是羊对林草的破坏性也大,滥牧是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论文
1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方式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我国农业和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药化肥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等物质直接排放到了生态环境当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掠夺式开发的现象,导致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1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应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工作,都离不开人,需要以人为本。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力,努力组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素质农业生产队伍。同时,对于农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相关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将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发现新的技术,因此,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有助于找到农业发展新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