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导读:文章首先就食品营养学的学科建设和在高等农业院校的课程建设情况展开了分析,并就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阐述。
摘要:食品营养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教学面临许多问题。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及其专业特点,对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等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改造,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今后毕业课题完成和顺利就业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营养学最初仅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课,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院校学生与医学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同,课程基础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农业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基础及专业特色,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课程组针对农业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基础、食品专业特色及将来就业方向,对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进,现就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做一小结。
一、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营养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课时与内容不足本课程总学时从56学时(40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削减到40学时理论课,再到目前的32学时理论课,学时大大缩短。在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的院校中,有的将该课程设为选修课程,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学习;有的虽然将其定为必修课程,但属于考查性质,课时严重不足,教师不得不大大缩减课程内容以致影响教学效果。食品营养学在我院食品工程专业为必修课,而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选修课。同时授课内容多偏重于基础营养学,与食品专业学生日后所从事的食品加工与安全检测工作相关性不强,对食品营养强化、功能食品开发及其食品储藏等指导意义差,学生在进入企业后不能将食品营养学原理指导食品生产。
(二)学生与食品专业教师缺乏重视作为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自然把食品加工、食品化学等课程放在第一位,主观上仅仅将食品营养学的学习当做一种知识的拓展。因为尚未进入食品企业,学生还意识不到营养学知识在食品开发与生产中的意义,所以对食品营养学的学习动力不足,仅仅满足于通过考试。食品专业的其他任课教师也未对这门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学生自然认可那些已经成为精品课程的学科,而不重视暂时处于发展中的食品营养学课程。
(三)教学方式单一目前食品营养学的教学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依靠板书或幻灯片为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和记。由于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这种学习方式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营养学的相关知识,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形式的教学很难达到使学生将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实际加工相结合的效果。而食品营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如果没有足够机会到企业中去实践,没有把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是很难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
二、针对食品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
为弥补农业院校学生缺乏医学背景的不足,在介绍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增加讲授人体消化生理学基本知识。由于受到课程学时的限制,人体消化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安排在基础营养学中各种营养素相关内容进行讲授。同时为体现食品相关专业的营养学特色,增加了与农业生产及食品加工密切相关的营养学知识,如食品强化部分的知识,以及食品贮存过程中营养价值的改变及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等。在关于营养与健康专题的讲授中,更加突出天然食品功能成分与健康的关系,这部分知识有助于激发将来从事功能食品开发的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食品营养学知识体系,也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倡导建立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不仅指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指通过这一改变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的特点得到最大的发挥。从狭义上看,研究性学习往往是指在教学课程中,创造和设计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引导学生从各个领域中收集信息,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需要与种种联系,主动地去发现、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培养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4]。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定期开展有关的专题报告或讲座,鼓励学生参与部分社区卫生工作或有关的营养课题研究,这些都是帮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发现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医院的营养科或营养食堂,让他们对今后可能的工作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在营养学中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调查方法来收集膳食摄入的信息,如24小时回顾法、称重法等。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的种类及数量、采用食物模型对膳食摄入进行估重,并对自己一天的膳食进行评价,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对膳食调查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在膳食调查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思维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将流行病学、科研设计及卫生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营养学专业相结合。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往往与其他学科相交叉,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营养研究往往还涉及内分泌学、运动医学、骨科学、流行病学及卫生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因此,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可使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加深对营养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设计的思维和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保障良好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支点,在保证丰富适用的教学内容后,教学手段就显得至关重要。据研究表明,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参与越积极,教学效果相应越好[5]。因此我们根据食品营养学的课程特点,采用问题启发法、学生研讨辩论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带动学生主动参与,活跃教学气氛,使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一)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在每次课上布置一些下节课将要讲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学,在下次上课时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所查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并阐述教师的观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以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二)课堂讨论在理论课基础上,围绕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有关食品营养学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常见的营养学误区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的话题包括如牛奶和豆浆哪个营养价值高、西红柿如何吃才最有营养、吃碳水化合物为什么容易发胖等。
(三)采用对比法教学在课堂讲授过程笔者经常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如在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时,笔者将1997版和20xx版的膳食指南和宝塔列在同一张幻灯片中,先让学生们自己分析二者的区别,然后对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新宝塔中食物摄入量的改变以及增加的饮水和运动)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使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以上就是笔者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尝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评教及课后互相交流,同学们普遍感觉这门课程的学习很有兴趣也很有收获。通过课程组多年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了适用于农业院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更丰富了教学手段,构建了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例如,适当增加食品营养学课时,完善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营养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并驾齐驱。食品营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如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值得长期探讨。
参考文献:
[1]邓泽元.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1.
[2]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15-16.
[3]林茜.研究性学习在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xx,(4).
[4]贾青.营养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尝试[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9).
[5]李美英,柳春红,王弘等.农业院校食品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3).
浅析视频教学法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视频;食品营养学;多媒体教学
论文摘要:在食品营养学的教学中,多媒体视频是一种特色突出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对食品营养学知识的掌握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欠缺。但如果教师对视频资料没有进行有效地选取和整理,不注意视频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协调配合,视频教学法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本文从多角度来分析多媒体视频在教学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结合食品营养学课程的特点,指出在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视频,使视频教学法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冲击了以口述和板书为主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多媒体视频因其直观、形象的优点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视频资料的不断丰富,其使用也与日俱增。在课堂上播放制作精良、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效果。但是,不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视频可能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本人就如何在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视频谈几点体会。
1、多媒体视频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食品营养学是现代营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食品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繁多,知识难度大。长期以来,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基本上沿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记。这样的教学手段单一,许多知识点讲解起来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理解记忆,同时,受专业背景所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以前并没有学习过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在学习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时缺乏直观的认识,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样的情况给教和学双方都带来了一定困难。有鉴于此,多媒体视频的使用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具体表现如下:
学习在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方法,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无疑是当今国内外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食品营养学”是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用性课程。目前,大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是以灌输、接受为主要特征并占绝对优势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制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束缚并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开展有意义学习,形成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各种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带来的兴奋感和自信感,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课程知识的学习系统日益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元化教学中食品营养学论文
导语:随着社会各界对营养的日益重视,各种媒体渠道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营养的各种信息和观点,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结合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的必备手段,其具备了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多项优点。首先对教师而言,可以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和书写板书,并可通过在课件上添加图片、动画等手段,将要讲授的内容更加全面和生动地展现出来。对学生来说,上课不再需要记录大量的板书,可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通过拷贝课件,将上课内容完整保存下来,反复观看复习。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本身而言,食品营养学因结合了食品安全、食品工程原理、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课程,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对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就较为困难。即使对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章节如食物的消化吸收,仅学习教材较难理解,但这些难点若通过动画或录像的方式体现出来,便很容易理解。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通过深刻理解教材,提炼知识点精华后详细准备板书内容。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方便备课的同时,却也造成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对网络的过度依赖。目前忙碌的高校教师群体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在一节课里将精华传递给学生,互联网的便捷能轻松下载到各种课件,有些只需稍加修改便能作为讲授内容,而有些甚至不加修改就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