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手术室论文1
1手术室护理缺陷及原因
1.1法律意识
年轻护理人员对新的《条例》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单,不够完善,质量较差。
1.2管理制度
导致出现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重要原因有措施不得力、管理不严、制度不健全等。如不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交按班匆忙,物品清点不清;三关(更衣关、鞋关、门关)不严;参观手术制度不严。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护理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护理道德对于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确保护理安全质量往往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医院手术室护理部应该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在举行以“职业道德基本概念、职业道德及其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背景,新时期护理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了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廉洁行医的行业作风和服务意识。要坚定职业道德信念,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职工群众真正满意。
2.2打破“铁饭碗”,实行按劳分配,推行末位淘汰
在分配制度上按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将奖励工资实行“三部分”(职称、绩效、软指标)分配。凡责任心不强、违纪违规、软指标考核超过三次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均为不合格,并作为淘汰对象。
2.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技术性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培训内容有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礼仪、护患沟通、留置针的使用、急救技能等十四项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结束后,医院将组织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并结合培训情况制定新聘护士五年培训计划,分批、分层、分专业进行带教和培训,促进青年护士快速成长。
2.4强化风险意识,认真解读《条例》
手术室涉及面较广,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而一旦出现失误,则必然会延误手术时间。浪费大量的物品和时间,甚至还有可能使得患者致死、致残。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解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重视和完善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3效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分析,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守护理文书、操作规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面解读《条例》,转变护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防止医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安全。多年来,手术室无重大护理安全事故发生。
手术室论文2
摘 要:手术室是医院内的重要场所之一,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对患者实施各类手术。由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大多病情都比较严重,因此其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种种风险事故的几率也比较大,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或疏漏就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损伤,严重者更有可能
关键词:发表护理论文
手术室是医院内的重要场所之一,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对患者实施各类手术。由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大多病情都比较严重,因此其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种种风险事故的几率也比较大,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或疏漏就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损伤,严重者更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必须要高度集中精神,尽量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为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对其护理工作做出有力的指导,近年来很多医院纷纷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能够让手术室护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安全化,从而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目前,风险管理己经成为了护理管理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近年来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也做出了许多临床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随机选取我院自20xx年5月~20xx年5月期间内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给予风险管理,另随机选取我院在20xx年之前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组的100例手术患者是我院自20xx年5月~20xx年5月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43例,各占总数的57%和43%;年龄在18~7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3±8.6)岁;急诊手术患者有32例、择期手术患者有68例,各占总数的32%和68%。对照组的100例手术患者是我院在20xx年之前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有59例、女性患者有41例,各占总数的59%和41%;年龄在16~77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5±9.2)岁;急诊手术患者有36例、择期手术患者有64例,各占总数的36%和64%。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管理方法我院自20xx年起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增强其专业知识,提高其操作水平;(2)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加强对其风险处理能力的训练;(3)对医护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其休息时间,保证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的精神充足;(4)科学划分护理风险等级,针对不同护理风险等级的患者合理为其调配医护人员;(5)建立和完善风险反应机制,手术之前预先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故作出评估,并准备好相应的处理措施;(6)真实和仔细地记录全手术过程和患者的情况,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出原因;(7)随时安排专门人员准备急诊手术,并保证有急诊手术患者入院时能够及时调配到足够的人手。1.3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投诉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其中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采用的是我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1.4统计学分析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量资料均采取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室发生风险事故(切口感染)、2例患者发生护患纠纷、2例患者投诉、9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各占总数的1%、2%、2%、95%;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在手术室发生风险事故(3例切口感染、1例意外伤害、2例记录失误)、5例患者发生护患纠纷、9例患者投诉、8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各占总数的6%、5%、9%、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风险指的是在临床手术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风险事故,手术室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其往往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影响,并还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医院应当在护理管理中实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应当要贯穿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应当要对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进行认真准备和操作,并提前预估好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故,从而能够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中100例患者的临床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证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并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手术室论文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及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调查门诊手术室患者、医生、护士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通过调查、分析,确定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度的关键点,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对影响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断加以改进,并与之前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与实施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由80.0%上升到95.0%,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明显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工作流程的新方法,在追求卓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提高自身业绩,而对服务和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种新的综合持续的系统改进方法[1]。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窗口,其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由于门诊手术种类多、患者流动量大、流动快、患者在医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常缺乏信任感,从医性差,健康宣教、预期风险评估多有不足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的情况发生[2]。我院门诊手术室20xx年7月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1方法
1.1分组
20xx年6月选择我院常规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有效满意度问卷500例、参与门诊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有效满意度问卷各30例,科室质检组评价的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结果作为对照组。20xx年7月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xx年1月再次按同样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质量考评,进行实施前后比较。
1.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
1.2.1定义阶段即确立目标:改善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含对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保管使用、急救物品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的因素,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行为规范等。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五步法,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成立护士长为组长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的关键点是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率。1.2.2测量阶段(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检索、院内外科专家咨询,经过讨论修改设计的患者、医师、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医师、护士满意度调查,专人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满意度调查。(2)结合省卫计委、医院对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及管理规范,以人为中心,从物、手术环境、操作规程入手,经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讨论设计制定的门诊手术室各项质量评价标准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每月底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1.2.3分析护士长为组长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根据结合测量阶段中质量评价结果及医师、患者、护士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素,分析原因,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共同拟定改进计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提出应对意见。存在的问题: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不到位、术后健康宣教流于形式;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多,等候时间长;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工作成效与绩效上体现不明显,影响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等。1.2.4改进阶段(1)重视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期望。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语言沟通、心理评估、服务需求,注重患者感受,因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认真评估,尽量降低手术风险。门诊手术室多为局麻手术,无专业麻醉医师监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等监测均由巡回护士担任,而患者大多在清醒状态下手术,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退化、情绪的幼稚,出现“童心复萌”的行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4]。因此,巡回护士始终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站在患者身边,加强观察,保护其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语言、细微反应,多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感觉疼痛不适时安抚患者、并告知手术医生,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平静地接受手术,让患者始终有一种安全感。手术完后认真包扎、协助穿衣,安全护送到休息室,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待注意事项,换药、折线时间及功能锻炼,交待饮食、休息等相关健康指导,互留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供医务人员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体现一个持续关心服务的过程,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既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同时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营造和谐服务氛围,保证手术安全。(2)注重信息化管理。医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患者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实行药、手术、病理检查等统一刷卡缴费等,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时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在患者较多或患者手术时间与医生时间发生冲突时,一切与患者为中心,必要时先手术,后缴费,不仅为患者节省时间,方便就医,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患满意度。(3)规范服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人人必须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岗,每个人,每个时段,如手术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的保证,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手术标本的接送、术后回访等分专人、专班负责,并将标准量化、细化、透明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由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实行督导。(4)实行岗位管理层级培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沟通交流、人文素养等培训,定期参加医院、护理部、片区及科室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护士长每月组织考核,促进护士综合素养提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工作成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性,提高质量及效率,提升满意度[6]。(5)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为规章制度,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科研教学,劳动纪律,医生、患者满意度,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个人工作量等,评价结果与护士当月绩效、年度评优、晋升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1.2.5控制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认真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每月底对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监测,患者实行门诊或电话回访,门口设立意见箱等监测;每月底按护理质量各标准评价表进行监测,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则需重新调整干预措施,寻找突破点,并不断持续有效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上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行为规范、业务水平有很大改进,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在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中,合格率、完好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对比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80%上升到95%,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应用六西格码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码管理是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其将质量管理的动因从传统的改进内部流程转变为顾客价值为中心,并且始于顾客,终于顾客。应用六西格码管理,寻找患者、手术医师、护士在手术中对手术器械使用要求、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功能状态、急救物品使用完好状态、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消毒隔离规范执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室环境、健康宣教的内涵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与现有差距为关键点,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优化,合理满足。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器械准备、无菌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等合格率以及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与“以患者为中心”,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7]。同时也是门诊手术医师、护士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Fontaine等[8]认为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意识有利于优质服务质量的达成。
3.2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门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因而寻找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对象满意率之间的差距,应用六西格玛标准将这一差距量化,找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不断给予改进,如: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健康宣教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等,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满足患者心理期望及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尊重手术医生、护士的心理需求。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比较,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六西格玛认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9],这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关注客户需求为特征,将其融入医院管理,有很大的价值[10]。总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促进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医师、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服务氛围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面向顾客需求测量过程缺陷的企业理念思想,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办院理念不谋而合[11]。
[参考文献]
[1]李芳桂,庞斌,丘玮,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上的运用[J].北方药学,20xx,2(3):167.
[2]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xx,13(1):35.
[3]李海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园地,20xx,6(6):220.
[4]张宝丽.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314-322.
[5]苏韶生,尚文刚,程敏婷.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xx,32(10):90.
[6]丁福.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xx,25(9):83-85.
[7]王栩,陈艳清,肖灼珍.六西格玛法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xx,23(3):60.
[8]FontaineDK,BriggsLP,SmithBP.Desininghumanisticcriticalcsreenvironments[J].CritCareNuesQ,20xx,24(3):21-34.
[9]钟元河,周艳霞.六西格码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xx,13(5):110-112.
[10]赵路云,陈媛,周志伟,等.六西格玛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xx,24(6):11-12.
[11]许栋,丁宁,王国斌,等.六西格玛法在优化病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xx,34(12):25.
最新手术室护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手术室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患者。其中参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88%,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手术室是最主要的场所。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时间都比较短,也会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但是由于手术治疗的独特性,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惧,在心理上会比较脆弱[1]。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患者需求,如果想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就需要实现护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2]。在新的护理模式中,人性化护理是核心部分,在这种护理模式中,患者是其中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创造性和个性化[3]。针对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原因
规章制度不健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管理也应跟随技术的革新而发展,然而多数医院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水平上,特别是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手术室的各种标本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填写标准等没有进行完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手术室工作,应该及时进行更新。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和新旧知识的更新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去上级医院进修的机会。医院领导考虑培训的成本,可以聘请上级医师来院做手术,也支持本院手术医师去外院进修,但是不注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常规的护理管理足以胜任手术室工作,还有种思想就是只要主刀医师出色就可以了,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
另外,常年的平淡工作已经给护理人员定格于术前、术中、术后的机械性的工作,工作没有创新,也不知道该手术护理的新进展,致使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差,新进展、新技术得不到开展[2],即使出现医疗差错也不知道是由于当前的护理不当导致的,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悲哀。护士责任心不高:由于种种原因,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上班不认真,沉迷于手机者较多,对待手术护理新知识、新进展不学习,还是应用陈旧的护理方法,有的虽然学习了,也是应付了事,工作不扎实。
浅谈手术室的无菌管理论文
【关键词】 无菌管理;感染;手术室
手术室是医院的关键科室,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与无菌管理是保证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对手术室无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措施,才能保证外科手术安全正常地进行[13]。
1 环境管理
手术间最基本的条件是清洁无尘,设计上应符合无菌技术要求,门窗密封并有效果好的空气调节系统。首先明确只有在清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无菌条件,手术室除每次手术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还在每日清晨和下午进行湿抹和湿拖,每周大扫除一次,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菌落数。其次还要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专人负责,护士长不定期督促抽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我院新手术室在2006年5月投入使用,共有层流洁净手术间4间,普通手术间4间,还选用带纵向导轨的交换车,从而避免造成地面细菌传播,保持了手术区地面的清洁。
2 无菌物品的管理
2.1 手术物品的有效灭菌 手术物品的有效灭菌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手术器械原则上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所有无菌包的内外均放置3 cm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胶带,使用前认真检查是否变色,并按日期先后顺序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腹腔镜、膀胱镜、胆道镜等手术物品的灭菌采用2%戊二醛,浸泡时间≥10 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消毒液应根据使用的次数随时更换。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使用等离子低温灭菌器。
2.2 一次性手术耗材的管理 一次性手术耗材应存放于货架上,离地面30 cm,室内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含菌量≤200 cfu/m3,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WWw.133229.COM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耗材的计划和领取,每日使用时检查外包装的有效期及有无破损,按日期先后顺序使用。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手术患者,每组各90例。男100例,女80例,护理组,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9.22±12.45)岁。对照组,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9.23±12.4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护理组采用细节护理方式。
1.2.1制定标准手术护理流程
根据我院各个科室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能够结合手术实施过程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服务流程,将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分解,然后将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落实到个人。手术前由相关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设备进行检查和消毒处理,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手术前一天需要对患者进行集中访视,手术当天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可以按照工作计划表配合外科医师开展手术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监测,同时在手术结束后,需要辅助外科医师对患者的切口位置等进行消毒处理和缝合,术后协助患者回到病房,并且对其引流管等进行妥善固定,做好和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保证手术室细节化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
1.2.2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整个操作过程详细的告知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我院手术室环境、手术开展情况、手术类型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同时将手术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一些事项进行提前说明,对于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以重视,避免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保证手术工作良好开展。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和患者之间进行简短的交流来分散其注意力,给予患者鼓励,详细询问患者需要和情绪变化,能够及时回答患者的疑虑,对于部分情绪不稳定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其手握住,给予患者温暖和关爱,使患者不良情绪慢慢缓解,心情得到有效放松。
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们的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2.4±3.5)岁;在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8例,他们的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0.6±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密切观察及术后感染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术前细节护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疼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担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加探视患者,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增进护患关系及加深对患者的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术前一天,还应做好腕带标识佩戴及核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在腕带上准确、详细地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床号及手术名称等资料,在入室前经核对无误后,并由交接护士签字后才能室,再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确保无误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院内感染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论文
摘要:目的目的分析和探讨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改进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38例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对照组护理人员行常规院内感染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护理人员不仅要服务患者、家属,也要服务临床医师[1],共同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往常规院内感染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强化管理,从而降低手术室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8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8±4.3)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7名,大专22名,中专9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护理人员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院内感染管理,按照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常规配合、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护理人员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集中授课、科室讲座、自主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器械物品准备、基本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沟通学、管理学等[2],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②无菌质量监控。对手术房间、手术器械、物品等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高压灭菌消毒器械包合格率、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应达到100%[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核对制度、消毒制度;进入手术室时,必须更衣、戴帽、戴手套、刷手、换鞋等,手术间相互隔离,各区域严格划分。③完善护士长核心作用。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经验等,合理分工和排班,及时掌握手术安排情况,对器械、物品等进行合理调配。护理管理层应将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搭配,为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提供展示机会。护士长应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护理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④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科学合理的划分手术室,明显标示出清洁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污染区等,各区门窗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手术室每晚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确保细菌总数<200cfu/m[4][5]。合理管理手术器械、设备、物品、耗材等,术后应仔细清洁地面,更换手术铺单,避免交叉感染。⑤加强手术科室间协调。做好各科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每台手术广东省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516351)赖瑞华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对于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研究顺利进行,掌握临床医师需求,积极配合手术,把握协调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论文
【关键词】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我院系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有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实习护生、进修生于我院进修、实习。护士在实习阶段所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和卓越的操作技能可以伴随一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培养在实习阶段是基础。所以,护生的实习带教是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的重点,现对各类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浅做如下分析。
1 熟悉环境,确立目标
实习生新到一个科室时对环境、工作方式、病种等都存有陌生感,带教老师应首先表示热情的欢迎,一一介绍病区的工作环境及疾病种类、专科特色,使护生了解到在本阶段实习过程中要学习哪些知识,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准确的学习计划。
2 理论联系实践
护生在校的理论学习阶段对很多医学名词、病历、症状等只有抽象的概念,带教老师可以将某一患者的某一症状或某一特殊病历单一讲解后,要求学生回家找出相关的书面讲解。每周进行一次专科讲课,讲课专科有关知识及护理重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对于不懂的问题师生需共同探讨,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
3 言传身教,用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
带教老师与实习生是有机融合的一体,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护生的积极性,朝气蓬勃的老师让实习生工作、操作轻松自如,态度冷漠的老师往往让学生畏首畏尾,常操作失败。带教老师应持有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对实习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详细、准确地解答,对自身不确定的知识表示以诚恳的态度翻阅资料和文献。
手术室护理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9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75%)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范围内(P<0.05)。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切口感染率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开放性四肢骨折;实施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度
开放性四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的创伤性,使得术后并发症较高。本文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对于降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特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收治并已确诊的4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所有患者中有男性22,女性18,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其中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女各10例,年龄均值为(45.59±4.38)岁,骨折类型:3例尺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中位值为(45.46±4.92)岁,骨折类型:3例尺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各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骨折的类型等基本资料无太大的差别(P>0.05),具有比较性质。
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2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61名。传统组护生通过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教学,联合组护生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教学后,联合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出现护理意外的概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手术室患者对联合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还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意外的出现几率,获得手术室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带教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教学模式;手术室;护理;带教
伴随医学模式的发展,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也随之发展起来。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涉及到各种危症、重症、急症患者,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因此其带教工作也成为临床重要任务之一,不容忽视[1]。基于此,择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2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2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61名。传统组女59名,男2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25±1.34)岁,学历:16名为本科生、45名为大专生;联合组女60名,男1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3.19±1.40)岁,学历:15名为本科生、46名为大专生。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数据对比未出现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患沟通性语言对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治疗的150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根据患者的病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7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周期为15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评分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致为8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3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因此,手术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并且护患沟通性语言在医学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护患沟通性语言;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护患沟通是一种治疗性沟通的行为,一般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信息交流。根据目前现状,护患沟通除了让患者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以及病情的相关知识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信心支持,心理安慰,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改善呼唤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文则是根据这一现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研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一般资料抽取
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治疗并确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75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有45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患者基本分布在18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岁,对照组中有男有40例男患者,35例女患者,患者基本分布在20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8岁,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