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同时总结是一个词语,可做动词,也可作名词,另外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我们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在上半年我们申报了成都市数学校园建设应用试点学校,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现将本阶段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到位,加强了信息化组织管理工作。

  自从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对技术改变教育早已达成共识,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与实践创新;而且确立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正在自觉主动、科学有序的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首先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由罗智勇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XX、XXX、XXX三位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督促和监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成员有XXX老师、XXX、XXX、XXX、XXX、XX。由XX老师担任技术学科教学、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教育教学平台管理,XX老师负责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XX老师负责技术应用与实践创新、学籍平台管理,校园网的日常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顺利。

  其次,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了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信息化应用考评机制,不仅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发展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师生应用技术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二、经费投入到位,加大了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保证制度。把电教费列入年度预算,购置了一万三千元一套的《优课管理系统》,投入大量经费用于鼓励教师应用技术和开发软件资源,以及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维护和技术人员培训等。近年来,上级主管理部分投巨资进行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一是在20xx年下半年,全体一线教师配备了人手一台办公用笔记本电脑;,20xx年下学期,全校18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电子白板、投影仪和实物展台,并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所有教学场所且全天候畅通;20xx年上半年又新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网络教室。这一切都为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期我们为了能保证学校的办公平台和各班的电子白板正常使用,一是投入一万多元换了大功率网络交换机,二是对全校各个班级的多媒体投影仪进行了检查与维修,更换了设备,改造配电房,确保师生的办公和教学能顺利进行。

  三、加大对教师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

  全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要求在职教师全部参加,时间为每两周一次,内容为: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课件制作等,提高老师使用多媒体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总之,本阶段,我校数学化校园建设工作正按期初制定的规划方案正一步步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任务。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标签:调研报告 时间:2020-12-17
【yjbys.com - 调研报告】

  在30年的工作实践中,各地始终致力于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发挥“服务文化”功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普遍认可。归纳“服务文化”对老干部工作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四个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工作中顺利进。

  下面就本校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一、加强领导,把信息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及时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1领导层面: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专职教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协调,并制订相关制度。2管理层面: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部门按各自职能,突出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工作。我校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处”这一中层职能部门,配备精干力量,以加强管理。3参与层面: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结合这次调查,我们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标签:工作报告 时间:2020-12-13
【yjbys.com - 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期待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正。

  一、学校概况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型公立学校,坚持“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开辟创新性理念、开拓创新性德育、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发创新性文化,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外语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获省市级德育、教学、教科研、体卫艺、督导评估、电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先进称号,金明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

  我校现有中学教学班36个、小学教学班62个,学生6000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电教控制室1个、学生微机室4个、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现有校园服务器2台,20M光纤接入互联网,建有“金明网站”(及网络资源论坛,各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30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3-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 时间:2020-11-26
【yjbys.com - 调研报告】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工作中顺利进。

  下面就本校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一、加强领导,把信息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及时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1领导层面: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专职教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协调,并制订相关制度。2管理层面: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部门按各自职能,突出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工作。我校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处”这一中层职能部门,配备精干力量,以加强管理。3参与层面: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二、学校园网数字化硬件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各处室级部配备公用办公计算机,并在部分处室配置打印机,充分利用校园网一这平台将各处室级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学校购置数字化电子图书馆一套,计130万册图书,并接入校园网,使全校师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校园网浏览阅读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完备电子阅览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校园电子图书文化。

数字媒体环境下微电影与校园文化建设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10-25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微电影通过直观的视觉元素把校园文化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这种新的媒体形式,能充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尤其再与微信、视频网站等的互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摘要: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为“短、精、快”的微电影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契机。而同时,校园微电影作品也由于投入成本低,娱乐性、趣味性强而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微电影在校园中已于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作品数量激增。但所有事情一分为二,怎么样规范及指导学生创作微电影作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挑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电影;校园文化建设;数字媒体

  一、微电影与校园文件建设的关系

  1、微电影在校园的兴起大学生作为新思潮的引领者,在科技日新月异,网络充斥着校园的今天,微电影的制作特点决定了它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新宠,成为校园文化的新时尚,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人人皆可以参与制作,人人皆可以成为导演及演员的微电影,非常适合大学生们表现欲望的展现,他们拥有梦想的翅膀,具有创作的激情,同时也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新媒体,这些特点决定了微电影在校园的异军突起。近年来,电影协会及各级组织相继举办了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等大赛,为大学微电影的繁荣锦上添花,据不完全统计,每届大赛都征集到大学生作品一千多部,这体现了微电影已遍地开花,大学校园进入了微电影时代。

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10-01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作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教育科研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取得快速发展,但也遇到诸多问题和面临着多种挑战:①基础设备资源分散、调配困难、重复购置严重、利用率低,硬件成本高昂;②系统平台、管理工具等异构、分散,运维成本高;③校内资源标准不一,共享度差;④高校数据中心新业务部署速度慢,缺乏统一管理的基础架构。基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迫切需要,研究在高校数据中心利用云技术建设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高校教学科研数据快速、安全地管理与应用。

  1云技术概述

  云技术是信息技术行业中最近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根据所需的功能和性能,有机地将多种技术和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如利用云技术可将网络基础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以及应用和服务组成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池,可快捷、安全地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

  利用云技术来实现的云计算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云计算通过多种技术,如可靠的系统技术、可扩展的并行计算技术、海量数据的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把可配置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在经过大量计算、搜寻、分析处理工作之后回传给用户处理结果。云计算的优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信息,使其具备强大的计算效能。因此未来大数据处理和加工过程必然依托在云上。

  2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云技术的主要组成

  2.1虚拟化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运维成本

  虚拟化技术实现了IT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在大规模数据管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支撑云计算的重要基石。虚拟化包括了多种工作形态,其中有单资源的多逻辑表示模式(如虚拟机),多资源的单逻辑表示模式(如存储的虚拟化)和多资源间提供单逻辑表示模式等。在云计算平台中,利用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资源虚拟成一个大的“资源水池”,以简化对其管理。这些虚拟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安全和应用交付池等。由于资源的虚拟池化,离散硬件和异构软件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和高效。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意义及实现路径思考

标签: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20
【yjbys.com - 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数据中心的建设更是这个工程的核心之一。校园数据中心是数字化学校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神经中枢,为全校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平台。目前,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学校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校园中建设数据中心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设数据中心的路径,旨在加强学校工作人员对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了解,促进数据中心建设的顺利开展,完成数据信息的有机整合和共享。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意义;路径;数据中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建设的日益完善,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各大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但目前,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内部的各部门纷纷建设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致使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做到数据共享。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路径提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探讨。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数据中心的重要意义

  1、数据中心能共享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及安全性

  数据中心能够共享数据,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数据中心的重要原因。由于校园内部的各个部门所建设和运用的数据存储系统并不一致,它们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这就使得数据信息的共享难以实现,在校园内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加大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难度,这就导致了数据信息的利用率难以提高,在数据存储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过期信息,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全面信息查阅以及决策分析。若在数字化校园中建设好数据中心,不仅能够促进数据信息共享,还能提高使用数据信息时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为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学校各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将不再有着直接的数据关联,而是将数据交换统一由数据中心来完成,从而增强各应用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存储。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傅振南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30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傅振南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已是箭在弦上,中小学纷纷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解决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这后十年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种,其整体化改革的思想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青睐。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校园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全面渗透的标志。继一些大学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并付诸行动后,许多中小学也纷纷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的理想选择,启动数字化校园计划。我国中小学校在经费数量、技术力量、办学目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大学存在很大的差别,其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应该立足自身特点,经受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 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简单地讲就是将许多复杂的信息用“0”和“l”两个数字表示,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其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数字化的实质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是就其表现形式而言,而信息化是就其内涵而言,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某一领域,就有某一领域的数字化行业,如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等。
 1990年由美国克莱特大学教授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最早出现数字化校园的概念。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开始接受数字化概念,随之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的,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在我国,中小学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个阶段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第三个阶段就是建设校园网,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3个基本要素:数字化的学校教育环境、数字化的学校教育资源以及数字化的学校教育活动数字化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指数字化校园的基础硬件和软件平台。数字化的学校教育资源包括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各种课件、视频及音频素材、数字图书以及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产生和累积的资源等。数字化的学校教育活动是学校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运作范式,它包括以课程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备课方式、作业方式、评定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决策活动数字化。它并不只是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借助校园网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中枢,完成校园信息传递和服务,以及辅助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以学校发展引领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学校发展为指导思想。
2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从硬件上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快,但其使用效率、应用效果与人们的预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法远远没有达到日常信息化程度。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  中小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发展相对较晚,加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在应用研究方面就更显滞后。一些中小学校并没有认真研究自身现状,盲目引进和追逐技术潮流,甚至将一些大学的应用软件移植到中小学校,如远程教学系统、大型图书馆系统等,这些应用一进学校便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脱离学校实际,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冲突。
2.2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据有关调查显示,学校在软件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对师生培训的资金投入则更少。很多学校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在网络硬件设施上不惜花费上H万、上千万,在应用软件的建设上却不肯投入,造成有路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各种管理系统的建设,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这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系统,如课件库、资源库、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相对匮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支撑,但一些所谓的“资源库”只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内容,缺乏原创性和校本特色。
2.3应用分散导致信息孤岛  学校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各部门逐渐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园管理系统等。由于这些系统来源不一,采用各自不同的标准,使用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应用软件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势必造成各系统之间数据彼此封闭,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以及相互关联,形成诸多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阻碍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
2.4大多数教师的信息素养尚待提高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信息获取第一,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第二,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第三,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利用第四,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低,青年教师计算机水平比老教师高,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方面大多数教师显得吃力。正因为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导致数字化校园运用效率低,所以一定要加强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上这些都是中小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学校的领导早就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对未来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也在积极推进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但由于数字化建设本身涉及行业、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做到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存在“管业务的不懂技术、管技术的不懂业务”的状况,因此很难对学校的应用做出具体指导。涉足教育行业的软件公司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在学校应用层面上很难做出具体的指导。自身力量不足,加之缺少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中小学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开展得十分缓慢。探索数字校园在教育应用中实现的途径,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3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模式
3.1功能定位,目标明确  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首先要对其功能进行定位。一般中小学校的校园规模不大,办学经费有限,计算机管理专业人员缺乏。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坚持以经济实用为指导思想,同时要兼顾随技术进步可扩充升级的原则。在规划校园网时,不仅要考虑现有的校园网情况,还要考虑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既符合经济原则,又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的原则就是数字化校园在建设中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整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协议;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使不同产品能够协同运行,方便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整个校园网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网络系统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要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体系,保证系统维护简洁方便。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要,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
的技术和产品。
3.2统一门户,数据互通  目前,各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呈迅猛发展趋势,各部门工作已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例如,办公室有人事管理系统;财务部门有工资管理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等;教务处有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统计系统:信息科组还负责管理众多的系统,诸如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系统等。就学校范围来讲,各个系统中的用户信息本该一致、共享,但实际中往往因开发单位不一样,数据结构不一致,各系统间无法交换数据而导致各个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的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多次进行身份标认证,缺乏统一的访问资源和应用接口,导致许多工作的简单重复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通过翻阅文献和学校实际调研,笔者认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的公共数据库,采用单点登录的方式,通过用户认证来统一各信息系统的用户管理,是解决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其次是统一数据标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早在2002年就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互操作规范CELTS一要树立和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发展性评价观。可从“构建”“评定”“观察”和“解释”4个要素出发,运用“概念分析”“逻辑分析”“认知分析”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等多种分析,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能真正认识自我,达到自省、自知,从而扬长避短,运用优势智能使自己能在众生中脱颖而出。
4 结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系统化设计的影响是众多的、深刻的,要承认差异、理解差异、善待差异,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系统化设计相结合,为课程教学提供系统的、具体的、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不断发展和开发所有学生的多元智能要素,以达到全体学生所有智能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于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0-08-29
【yjbys.com - 教育学】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构建教育资源库的重要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对资源的需求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象征。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网络应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

  学校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的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内部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为了提高校内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利用率,实现分散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方便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特色资源的积累,需要构建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心和管理机制。学校内部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更大范围资源共享的基础。另一个是行业、地区或国家范围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通过建立行业、地区或国家级资源网,推行统一的教育资源标准,引领资源建设的方向,规范、整合和共享分散在各地教育机构和个人中间的教育资源,鼓励多个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效益的提升可通过以下以下途径来进行。

  一、搭建办公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

  实行联体办学后,学校规模扩大,教育教学管理任务比以前更重,更加纷繁复杂。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在认真分析和研究联体办学特点、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等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学校办公管理平台,以适应学校运作的新形势,实现学校公文网上流转、各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自动化以及无纸化,从而拓展与完善了教育教学服务,提高了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