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1
前几年相比,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教学实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此,笔者就根据自我发展教育理论,结合“四自”(自我定向、自我运作、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和“四导”(教师导定向、导运作、导评价、导激励),来谈一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我定向,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我定向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确定学习目标, 逐渐地由无意关注过度到有意关注,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如《萝卜的故事》一课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萝卜生长过程,来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理解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者、尊重农业生产劳动的情感和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食物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为新授课教学奠定基础。如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同学们,你们家最常吃的食物有哪些? 请以其中一种为例,借助互联网了解其生产过程。 在完成这样的定向之后,学生就会将已经学过的内容和将要学习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自主阅读教材,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借助互联网或其他手段来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既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也会丰富其生活体验,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加坚定的学习信心。
二、引导学生自我运作,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自觉展开学习
自我运作,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实现自我发展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环节,学生将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发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克服学习困难,努力实现学习目标。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历有限,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借助信息技术,学生会获得更多与品德与社会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完成间接的生活经验积累,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如《地球属于谁》一课,重在让学生理解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产生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强烈的环保意识。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在教学之间,引导学生分小组借助互联网搜集动植物种类数量急剧减少的资料,整理人们为保护地球生态而做出的各种努力, 并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和讨论。 在搜集整理资料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形成了较好学习准备和强烈的学习期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恰当的氛围当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科学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美丽多姿的地球”、“疲惫不堪的地球”“多样化的食物链”“丹顶鹤的故事”“动物的墓地”等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出立体多维的境界,引导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走向深入,逐渐地从教材内容过度到社会实践当中,最终形成“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的共识。
三、引导学生自我调节,通过自我反思,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自我调节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心理调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检验各个问题的正误、 总结学习的得失、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及时地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力争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启发学生,与学生实现共同成长。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心理调节平台。 如,可让学生对同学甚至是教师的发言做出评价和补充, 甚至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教师的板书,使之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在自主式的品德与社会课当中,最为典型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还希望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之类的问题,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反思学习方法选择的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等,使之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共同成长、互相启发。
四、引导学生自我激励,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实现共同进步
在自我发展理论当中,自我定向、自我运作、 自我调节是学习活动的实施与监控过程,而自我激励则是动力系统,理应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自我激励首先应该是动机激励,使学生在自我定向阶段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自我运作和自我调节阶段形成强烈的意志力。新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核心界定为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习惯和个性品格的人。在《地球属于谁》一课的各个教学环当中,都应该通过自我激励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地深入:我们可以在上课伊始就播放“美丽的地球欣欣向荣”视频,让美丽而熟悉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后通过导语激发学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地球的呵护之情。而在展示出地球疲惫不堪的形象时,则发问:“有人认为,人是地球的主宰,这种说法对吗?”顺势引出教学的主题“地球属于谁?”在经过多次的小组互动和交流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做充分地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当中彼此启发、相互借鉴、共同解惑。 在对“动物的墓地”进行讨论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这样的自我激励过程中,学生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2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 人们意识到在重视学生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树立, 所以,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受到了重视。但是相关调查表明,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 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并提出几点建议, 以期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 有效性; 策略建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情况需要在小的时候进行培养学习, 而且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形成思想品质的主要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在学生人格的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帮助, 而且在对小学生进行个性的发展方面也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教育意义的学科, 在实际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学效果不好的现象, 但为了让小学生在进行品德与社会学习中能够加强对社会的认识, 寻找科学的途径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最新编写的这一版丛书来讲, 其中内容和编写形式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状况, 并且为课程教学方面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但从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状况来看, 仍然存在许多方面有待改善[1]。
其一,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老师的束缚, 使得老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 没能对新材料进行深度的研究分析, 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动手操作能力差。导致,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其二, 在实际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很多教师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课堂教学中就是对着课本念课文, 或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看看电影视频或是看看视频短片就结束课程。然而,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性时期, 这样的教学方式没能遵守“以人文本”教学理念, 对小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应该将课堂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其三,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课堂教学也要随着社会新时代进行革新。但是, 实际情况下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所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过于陈旧, 没有创新理念。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当中, 在对社会现象向学生们讲述的过程中将一些陈旧的故事不断地重复性讲述, 不能将课本内容和当下社会的实例进行结合教学, 虽然“一招鲜, 吃遍天”,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建议
(一) 深刻研究教材内容, 准确掌握课程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视角下的新课程改革, 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 作为老师来说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2]。老师在进行教学的第一步, 就应该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 而且, 教材在教学方面来说只是具有指导和参考的作用, 教师只有在将教材内容研究透彻的情况下, 才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对教材内容所指导的教学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性的教学。并且,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 要结合品德和社会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集合实际的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来制定一个有明确目标的、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二) 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改革, 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改变[2]。大家应该都知道, 素质化教育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模式的单一性、枯燥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无法有效性地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所以, 教师对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当今的教学体系中, 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价值和人生观念的综合性提升。除此之外, 教学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也是需要注重的教学点。在小学生的角度而言, 落实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施才能更好地从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上满足他们。换句话说, 只有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才能使得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三)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 在教学上来说是引导学生对社会实际进行一个有效的认识, 是比较贴合生活实际的一门教学课程。所以, 教师的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建立基础,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和其自身生活实际情况的联系和结合, 在小学生生活中发现对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积极作用的课程教学内容, 并在其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情况有所了解[2-3]。在教学中, 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是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步骤, 为提高对学生教学效率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所以,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情景创设, 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做学习的主人。而且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
(四) 优化课程教学过程
小学阶段, 小学生的好奇心正处于最为强烈的时期, 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3]。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进行新思维方式、新教学内容以及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 让学生在进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中对新的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认识。兴趣才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最好的老师,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结语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对小学生对品德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并且在对小学生自主性的独立思考、生活方式上的独立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性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提升, 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并积极完善自身专业素养, 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打造出一个高效性的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孙当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 20xx (2) :36.
[2]唐伯军.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数字化用户, 20xx (48) :175.
[3]杨仁祥, 成峦丽.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 20xx (5) :2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3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1)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
(3)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4)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易于理解,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不认真备课,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教学方式存在缺陷,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学生缺乏爱心,体罚学生,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国家重视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要加强品社课的教学工作,首先就应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品社课的重视程度。
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社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各地方政府都应多多组织品德教育宣传活动,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的监管,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品社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2、学校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品社课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监管,使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不占用品社课,使品社课的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教育,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品社课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环境。
3、组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讨论是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通过有目的的组织讨论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对品社课的认知度,进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讨论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品社课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品社课可以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是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生活,了解社会;
(3)品社课强调活动性,突出综合性,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品社课可以如是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正确的指导下培养道德感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结合实际,突出教育特点
加强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不同地区和年级突出不同的教学特点。例如,在农村的品社课教育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家乡,在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能遗落品德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未来出人头地之后,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自己的家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将《我的劳动感受》时,教师可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感受,讲出劳动的意义,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三)开展拓展训练,实践中教育学生
加强小学品社课教学,还应开展拓展训练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例如,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外阅读,如劳动模范、国家大事等,用品德和社会的眼光培养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有效的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结语
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的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的论文 篇1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与文明的生活习惯。本文为作者任教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总结:主要是通过故事汇、角色扮演、巧设情境等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对此,我深有体会。学校为全体师生设立了一个书吧,为了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增长见识,提升自我修养,学校可谓是一丝不苟。但就在前几天,书吧里分类放好的书籍上万本被全部扔到地上,倚叠如山。我们通过监控发现,原来是其他学校的两个低年级学生在周末时,趁着保安不注意翻过学校大门溜进角落里的书吧,就在这两个女孩子的恶作剧下书吧遭了殃--书本都遭到了践踏。
我们尚且不对她们的品德“扣帽子”,就从这件事而言,可以看出她们的心理并不阳光。假若有小学生因为喜欢阅读那本书,偷偷地把书带回家,我内心姑且是感到欣慰的。至少为了求上进,而采取了暂时的“借阅”的方式。
我不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孩子(学生),即便这个事情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我仍旧相信孩子的内心是善良、阳光的,只是一时的贪玩儿或淘气而犯下了某些错误,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加以纠偏,及时引导他们就能回归正途。品德与社会的教化与熏陶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故事也引发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也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领学生参观学校或公共场所的残疾人设施。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明白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这样创设了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初探论文
众所周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以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为基础来开展各项具有适时性的综合活动,将知识与活动结合在一起,以此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施创新教学,以创新理念、创新方式为指导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乐于接受品德与社会教学。下面,我将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
1.教师重新自我定位
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受应试教育和“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理念的影响,教师常常将自己的教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中常常将基础知识传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学生课堂参与的主体性,忽略了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两个目标,只是将教学作为“教教材”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师用教材,不仅是在用教材中已有的基礎知识,更是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在创新教学中,学生更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自身的主动参与来激发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组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需要由传统的教学管理者变为教学组织则、引导者和参与者,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来主动接受知识,以此以自由思维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成作用,小学教育时期又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教师要把好关,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提升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把好教育的重要关口。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情境教学法 真实情感。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情境创设的前提。
1. 现实性。小学品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 情趣性。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调动起学习欲望,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教师在创设品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所谓的枯燥 “说教”,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景。
3. 开放性。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习惯和操行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体验情境,培养真实情感。
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和社会接触的还不是很多,所以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孩子无法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判,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平铺直叙的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无法深入。对此,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情境模式,让学生能够走到教学活动中来,切身去感悟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让学生 “动”起来,也是增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良方,学生能够对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情景时能够马上想起课上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我们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看图,听教师讲,学生便不能深入地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真实的情感,我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地扮演残疾人,切身体会残疾人的生活。有的孩子蒙起眼睛扮成了盲人,有的孩子背起一只手,成了 “小断臂”……一节课下来后,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再嘲笑残疾人,也使得我们实现了教育的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对此,我深有体会。学校为全体师生设立了一个书吧,为了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增长见识,提升自我修养,学校可谓是一丝不苟。但就在前几天,书吧里分类放好的书籍上万本被全部扔到地上,倚叠如山。我们通过监控发现,原来是其他学校的两个低年级学生在周末时,趁着保安不注意翻过学校大门溜进角落里的书吧,就在这两个女孩子的恶作剧下书吧遭了殃——书本都遭到了践踏。我们尚且不对她们的品德“扣帽子”,就从这件事而言,可以看出她们的心理并不阳光。假若有小学生因为喜欢阅读那本书,偷偷地把书带回家,我内心姑且是感到欣慰的。至少为了求上进,而采取了暂时的“借阅”的方式。我不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孩子(学生),即便这个事情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我仍旧相信孩子的内心是善良、阳光的,只是一时的贪玩儿或淘气而犯下了某些错误,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加以纠偏,及时引导他们就能回归正途。品德与社会的教化与熏陶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故事也引发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故事汇
一开始从教《品德与社会》,我也是非常头疼。比起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无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天行小学刘剑锋声有色,学生们习惯用“发呆”、“傻笑”、“沉默”反馈我,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挫败感。后来,我尝试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式,以故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切入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讲述,深入浅出地阐释课本中深刻的道理,告别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明白,更深刻地感悟。通过多次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出现了“点头”“微笑”“积极回应”的现象。例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借助多媒体和宣传折页,我给学生讲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将生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耻辱的过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时,我们不能只强调故事的趣味性,而是让学生在故事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除了教师单方面地讲解,我们还应该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新课标“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互动讲解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让学生更有主人翁的意识,学习的效果便会凸显,也更符合“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