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1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系统性,而小学生则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而传统数学大多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呆板沉闷,在学生眼中,数学无非就是数字、字母与公式,是静止而死板的,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还会滋生厌倦情绪与消极情感。实现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更能为原本枯燥机械的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化静止为动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必须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传统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教学模式,这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特殊的功能,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传递信息,而是以直观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等来创设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具有化静态为动态的特殊效果,这一点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极大的吸弓}力。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点本身上来,进而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学生展开快乐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选取最具代表性与针对性的数学素材,将静止枯燥的文字教材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精美课件,进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认识圆形”时,如果只是借助一些教学模型来展开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类实物,再利用其特殊效果,将实物转换成图形,进而实现学生对圆的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播放自行车比赛的趣味故事,小动物们设计的车轮形状各样,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椭圆、正方形、三角形,等等,除了圆形车轮,其他形状的车轮都是颠簸着前进。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引得学生开心大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回忆现实生活中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只用圆形不用其他形状。由此在学生之问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交流。然后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车轮边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只有将车轴固定在圆心,使得车子在前行时,车轮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子才能稳定前进。这样的认知活动是在愉悦而宽松的教学氛围之中展开,将静止的教学转化为动态的演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二、化抽象为形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小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而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二者之问的矛盾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瓶颈。那么如何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点寓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之中,将学生带入直观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更为直接的感性信息,这正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点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感性信息,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学习不应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要在宽广的生活空间展开,这样才能打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可以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在学习角时,教师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角,如墙与地面形成的角、书本打开时所形成的角等直观而动态地播放出来。熟悉的生活现象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真实性,进而激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此时再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角的形成,将角完整地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寓于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信息,从而实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操作情境。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有着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的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也可以将手与脑结合在一起,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学生从亲身操作中来获取感性信息,为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知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向学生展现三组圆柱与圆锥,第一组是等底等高,第二组是等底不等高,第三组是不等底等高。然后将圆锥盛满水倒入圆柱中,观察水面的高度;再将圆柱的水倒入圆锥中,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实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问来进行这个实验操作,进而将学生所获取的抽象认知再次付诸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枯燥机械的讲解,引导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在直观的情境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实现学生学习地位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2
摘要: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大部分人开始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可是,现如今我国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滞后,造成教学效率下降。我国各学科教学中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将具体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微课应用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微课;应用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微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备受人们推崇,教育领域当中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应用更加普遍,教师使用微课提升教学质量,调整了小学生的教育方式。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就是课堂时间短,通常情况下一节课的时间大概在10分钟,尽管上课时间不长,可微课的课堂内容非常精炼,直接总结了教学内容当中的重点难点。将传统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复杂的教学内容拆分,便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其中的知识点。微课教学资源数据容量不大,支持多种格式的播放器,便于学生与教师在手机上的下载播放。微课上还可以及时对教学进行反馈,及时将反馈信息收集到,综合其他人的评价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制作出非常专业的微课。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将学生作为主体,应用“微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所以,根据现如今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标准,教师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个前提上,达到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目标。比如,“神奇的超链接”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微课,将课程内容制作为微视频,然后加入非常吸引人的音乐,在上课之前播放,利用导入新课的方式,大大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在制造微课的流程中,还可以将设置超链接的过程制作为游戏的形式,为学生进行体现,帮助学生做游戏的同时,更好地将教学内容渗透进来。另外,为了检验微课的使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师播放微视频之后,要为学生布置自主实践的作业,让学生使用“Scratch”功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文字或者是图片,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文档。在这个前提上,利用PPT将新文档以及幻灯片之间的超链接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好融合。
(二)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现如今发达先进的网络系统为开展微课带来了非常丰富的资源。网络开始普及到各个地方,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带来了有利的帮助。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这些有利条件,帮助学生拓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力度,教师要主动应用有关资源,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保证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下时间进行下载,利用微课预习新课。另外,开展微课不单单可以进行预习,而且学生可以应用微课提高自己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教师要开发挖掘微课资源,使用微课推进学生全方位进步发展,不断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课教学模式,将知识系统化
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知识过于复杂的问题解决,教师应用微课的模式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系统化,同时应用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对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实力有很大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延伸教学课堂,不再是局限在信息技术的课堂当中,还可以利用视频的方法来对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此同时实现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例如,教师能够把信息技术知识分成多个章节进行介绍,如第一章介绍信息技术的由来,介绍了21世纪以来的信息革命的发展进程,电脑的产生发展流程。第二个章节介绍基本电脑构成,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的知识,介绍要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章节具体介绍电脑是主机、显示屏以及键盘构成,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立的,不可缺少的。之后为学生介绍电脑的基础知识,如何进行开关、运行电脑程序的方式等。应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微课系统化信息技术的内容,独立分割成一个章节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针对性。总而言之,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最基础的教育模式就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良好有效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非常关键。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将微课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会大大提高我国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海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36.
[2]曹怀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100-101.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3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也已经开始注意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但在此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成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小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日后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还直接与国家兴旺、民族繁荣息息相关,因而社会各界以及家长、教师对小学教育质量都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之一,信息技术以其信息容易获得、存储量巨大且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小学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广泛运用;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目前部分老师不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堂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将就其应用现状以及应对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1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1.1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些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鼓励学生大量背诵古诗词、成语等内容,重视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的掌握而非理解性学习记忆;同时,由于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的方式,他们更喜欢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次要、备用的授课手段,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形成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更无从谈及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了。
1.2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学,从而使课堂缺乏互动
一些语文教师由于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在日常的授课环节大量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课件以及幻灯片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尽管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发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过度强调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弱化了教师在教学环节的主导作用,从而会让学生有一种在自学课程的感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很难向老师提问做出反馈,久而久之课堂气氛会变的沉闷无趣,一些学生甚至会对语文学习采取不重视的态度,从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弱化预期的教学成果。
2完善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方法
2.1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安排,强化信息技术工具应用效果
一些传统课文的教学由于缺少有效的多媒体手段,因而在背景介绍等环节通常是提供阅读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灵活编排课程的教学环节,将这些教学引入环节以及拓展环节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展现,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如在学习小学阶段阿尔丰斯都德的经典文章《最后一课》时,如果学生对故事当时的背景情况没有很深刻的了解,那么很难理解作者的心境,并且也会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有完整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普法战争的纪录片,让同学们了解到1870~1871年间由于普鲁士王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就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实现德意志统一等问题爆发激烈矛盾从而引发战争的事实,并且在这过程中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占领主权后宣布禁止教授法语的现实情况,并且让同学们联想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临时占领的地区教授日语,身为中国人会对汉语有怎么样的情感,从而在丰富了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对课文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强化了学习效果,也让一些同学对相关历史燃起了兴趣;同时,可以通过播放法语歌曲或一些电影片段让同学们感受作者所写“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的原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2.2使用信息化方法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塑造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方法来进行教学引入,或者对教学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视觉化展示,将会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小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情境时则可以采用信息化方法,对于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全诗气势恢宏,景色描绘大气而生动,把自身的豪放之情与崇山峻岭、怒涛湍流融合到了一起,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以及阅历尚浅,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类似情境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下载白帝城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同学们就李白眼前所见、耳边所闻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对李白在诗中写出的磅礴气势进行品味,从而深化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作用的影响下,学生也能够对这首古诗的通篇词句运用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古诗的整体美。再如《村居》一诗,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在农村的早春,孩子们踩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情景;教师可以以绿色调设计教学材料的色彩基调,选择一些乡村早春一片生机的田野景象作为背景图片,并选择一些充满童趣的歌曲配乐,让学生能够在潜意识上对诗词色彩保有一定的主观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2.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的作用能够促进师生交流的实现。在一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学给学生展示一些拓展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发表感想,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想法同老师进行分享。如在阅读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展示相关阅读材料或者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对教师的推荐建议有粗略了解的同时,针对一些可能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某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封面有什么含义等等;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著名学者或优秀学生的读后感、书评,来让学生对课外参考读物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帮助自身在阅读书籍时掌握阅读的技巧,抓住作品的内涵,实现阅读素质的提高。
3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趋势,对此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审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现存问题,从提高课程编排、塑造良好课堂气氛以及增加师生互动三个角度进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华.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2):165.
[2]赵梦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xx,12(36):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