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1
一、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并且,课堂是情感归属、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个性健康发展的教学形态下,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个性应得以尊重,让师生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下,共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内容,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成长元素,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致使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存在矛盾,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单一的设定为学生语言技巧及想象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情感上的教育缺乏涉及,尤其是通过本文培养学生的怜悯之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等,这些也应在教学之中体现。但片面的教学目标,势必会造成教学“缺斤少两”。
(二)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中缺乏“主体地位”。并且,以灌溉式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多元化的语文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比较紧张。
(三)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处于僵化状态。
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缺乏实践环节。所以,语文课程以课堂、作业、考试为主,让学生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良好培养。并且,教学处于僵化状态,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感上出现疲倦,无法在学习中投入感情、产生浓厚的语文兴趣,进而难以体会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
三、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若干措施
(一)以文本阅读为主线,构建有效语文课堂。
文本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如何在教学中以文本阅读为主线,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应落实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学,将重点词句作为学生朗读的核心,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文本的阅读要扣住文本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精神情感,进而引起共鸣。当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由教师代替,这将破坏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例如,在唐诗《悯农》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理解词句,而且需要对文章的情感有所认知,体会到农民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
(二)创设教学情境,搞活语文课堂。
有效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将课堂搞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学情境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所以,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情境需要体现这一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好课程内容,将教学情境以问题为载体进行串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2.依托现代教学工具,创设好教学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让教学情境更加贴近教学需求,让枯燥的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PPT,创设出风雪交加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读懂小女孩、读懂那个梦,......这样的情感引导,势必让学生将情感以下注入到课堂之中,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改善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教学情境。
(三)角色互换教学方法,创新传统教学形态。
教学是师生活动的过程,也是各自角色扮演的过程。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形态,无疑将教学带入单一的境地。所以,创新传统教学形态,实行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做学生、学生做老师,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例如,在《悯农》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将此诗的思想及诗词进行阐述,随后,让学生做老师,对《悯农》这首唐诗进行讲解,阐述自己的情感及看法,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而教师做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进行评价、引导,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诗的精髓。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也形成了改革创新的整体思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个性中得到发展、在学习中培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2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比较传统,没有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开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使学生阅读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分段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教材中或笔记本中记录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安排课后作业使学生背诵和记忆课堂教学记录的笔记,学生被动的学习语文,对语文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失去兴趣,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教学中教师过于严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足,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三,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受到限制,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2.1语文教学中注重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
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雪孩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播放“雪孩子”动画故事片段,使学生观看动画故事,用动画故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學生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动画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2课堂教学师生转换角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师生转换角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语文《静夜思》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课堂中使学生根据自对古诗的理解走上讲台讲解古诗,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在台下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待学生讲解完之后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课堂师生转换角色还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以往教学评价由教师一人完成,转换角色后使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为学生设置评价标准,使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课堂师生角色的互换,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
2.3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将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指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柳树进行比较,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掌握了柳树的描写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再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仿写一篇春天景物的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不断反思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伟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6).
[2]吴小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xx(16).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 20xx年2期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3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我国教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给学校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压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学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使用语言作为媒介进行传递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要从教学语言开始进行,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创新。本文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重要作用;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也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而教学语言的转变就是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为学生的基础性教学打好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教师离开了语言,就无法高效地完成自身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1.1教学语言的转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推进,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语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学语言,又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高效培养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全面教育,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1.2教学语言的转变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的转变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校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教导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进行学习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效重要影响,更是被大家广泛关注重视,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实现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不仅可以有效满足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的沟通交流,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人文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不断发展。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师对教学语言转变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要加强教师对教学语言转变的重视,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执行者,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语文知识基础不高,很多教学活动都要依靠教师的有效指导进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教师能否发挥出语言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情况,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要加教师的重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语言教学提出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语言的转变中不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交流,还要在课堂上通过语文的有效应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语言的引导和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以及语言上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转变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激法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效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教学也由过去的知识点灌输,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黄果树瀑布》中,教师可以运用熟练、精炼的语言,对黄果树瀑布的景观进行描述,也可以通过有关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所选的对话中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2.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语文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语言的转变,可以通过运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使得学生受到语文知识的熏陶,形成有效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地动仪》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述,对于地动仪的发明在我国地震历史上的伟大贡献进行富有激情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形成良好教学环境。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丹,刘芳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xx(3).
[2]刘如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xx(11).
[3]郑宁芳.探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知音励志,20xx(20).
赏识迈好成功写作第一步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某位厨师有个"怪癖",当看到客人将他所做的的菜吃光时,异常高兴,再做的菜一道比一道可口;当他看到桌上的剩菜很多时,再做的菜却一道比一道糟。客人批评时,他还会发脾气。此故事听来可笑,细一想,这不正如作文教学时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吗?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1、 赏识学生习作,满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
作文起步,小学生由说、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写几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小学生思维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得到加速发展。此进程中,思维的发展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学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或者说是自身)的评价。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习作,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赏识的前提,教师必须明确两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