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专业论文
应用电子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电子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初步掌握电子科学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等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以电路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和以微处理器(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嵌入式系统等)为基本平台,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EDA技术和现代电子设计与制作技术,从事各种实用性电子设备或产品的应用、开发、设计;具备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应用电子专业论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待改善。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体现在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案例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队伍、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等方面。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编制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分析
自20xx年以来,我国已有275所本科高校、70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15万余人,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专业之一。根据对教育部委托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的“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调研”及在河南省54所高校进行的“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综合分析,我国及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不高
根据调查,学生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学生中,认为专业培养质量很高和较高的比例只有23%,62%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一般。学生对教材、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满意率均不足30%,而且学生就业率也比较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满意率也不到30%。而在河南省的调查中,满意度还低于全国水平。
(二)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最新发展
由于目前电子商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落后于企业实践应用,纸版教材缺乏时效性,高校教师难于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在各高校非常明显。根据调查,接近5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
(三)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尽合理
培养计划注重了复合性,但是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程度差,往往形成技术和商务知识的简单叠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不稳固,实践应用能力差。
(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目标定位错位
目前,许多高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所谓的实践能力定位为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技术水平上,没有从电子商务的商务应用角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五)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落后,学生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资源不断增多,但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教学资源更新的频率较小,数量也不足。因此,学生难于有效利用。在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专业优势,部分教师以个人网站、博客、论坛的形式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但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以及有效的网站运作模式,呈现内容较少、运行时间不长久等缺点。
(六)不能较好地利用互联网,“师生互动”不足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交流,并不难实现。但由于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教师及学生对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这个专业的课程就需要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置有效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大量专门的实践课程,还在各门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调整使得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少真实的实践环境
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很多时候还局限于理论的讲授,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于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如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间的合同签订、网络商店的建立等很多时候也仅仅靠教师用一些文字、图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流程和步骤。其实在课程的教授中,教师也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但要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买卖、进行支付需要学生有能在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银行卡里还需要有资金才能实现购买、交易等实际操作,这些环节教师大多只能进行演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模拟软件过于机械化
目前,很多学校相继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想借此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设计都太过机械化,让学生按照预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只要按照操作手册,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样的“动手”操作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凭这样的模拟软件是无法实现的。
(三)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在任教师都是从经贸类、计算机类专业转过来的,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大部分是通过后来的自学和培训,使得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
(四)职业资格考试太过形式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作为证明学生能力的指标。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主要是电子商务师,但这种资格考试靠的也是理论知识,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就算增加了技能模块,也不过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械的操作,只要学生按部就班的练习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商务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实验:包括课程实验和集中的综合实验,其中课程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试验,集中的综合实验主要为体验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基础上,安排一定的实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以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掌握为主,以电子商务技术运用的了解为辅。
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含毕业实习)。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初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进行参观,以获得感性认识。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要到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毕业设计:面向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可以在专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方案设计为主。
(二)加强案例教学
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将采取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案例分析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性讲授;然后由学生对给定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老师可以将这部分案例分析素材充实到案例集中,供以后的案例教学使用。
(三)深化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形式,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学校的努力外,还必须依靠企业的帮助,只有几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要与企业开展人才定制,互动设置应用型课程,建立相适应的、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聘请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每学期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培训,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并结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与部分实用程序。
(四)建立实践教学队伍
引进和吸引本专业优秀人才从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鼓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教学,实现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轮岗。要大力拓展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在保证主干课程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研和实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
(五)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使他们从大的环境到具体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资金的投入,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实践教学所需的软件和“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安装各种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六)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自助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洪娟.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商业经济,20xx,(6).
[2]王恩源,李傲霜.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xx,(17).
[3]刘业政,杨善林,何建民.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4]杨荣明.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j].教育与职业,20xx,(1).
应用电子专业论文2
摘要: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当前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专业产生的背景、应用型本质属性的分析思考,总结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路,进而提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转型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
当前,转型发展是国家教育部所倡导的地方一般本科高校提高素质教育、服务地方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五邑大学20xx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之后,学校的重点工作就定位到如何建设合理、高效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上。目前我校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就是,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自身的内在自然规律,制定科学且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与人才培养有关的主要因素分析
1.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也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年来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尝试,例如在很多的理论课中都设置了课内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等方法,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原有的本科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讲授内容,在企业职业和岗位的需求和培养过程方面和学生的技术积累方面考虑不多。总之,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较好契合当前所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产生背景。信息专业主要是进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编码处理、信息的传送与接收等理论、实践教学与研究。上世纪末,能够体现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综合实力的信息时代脚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加快,在实际应用中对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员提出既要懂信息理论,又要掌握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等更高要求,于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3.应用型本质属性分析。应用型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工程项目能力,对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就不做重点培养了,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应用型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学好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对多项理论知识综合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区别于高职高专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以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工程认证为推动力,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起点和落脚点,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总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的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面向工程,具有较强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营、市场与管理等工作的本科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1.树立信息大工程观的理念,全面落实信息大类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交通控制等几大专业方向的共同特点,建立信息工程大类专业13门平台课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在行业企业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设计信息大类专业共同课程平台。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完整流向设计平台课,克服了过去学生专业知识面偏窄的缺陷。
2.全面实施“3+1”模式,丰富“3+1”内涵。“1”指学生就读大学的最后一年,可以在学校进行设计、实训,也可以在企业实习;可以部分时间在学校,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采取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第7—8学期的实践环节包括:综合系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实践成果总结、专业实训及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这种设计思路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3.依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多类别模块开设课程。多类别模块主要包括专业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产业对接模块、开设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模块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行业企业需求,考虑了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成果,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束缚,将课程融入新的内容,特别是工业生产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并大胆进行了课程重组。4.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在做好信息大类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机结合以外,还从学生培养需求出发,将通识课、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对如何完成修读提出具体要求,较好解决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的问题,还将我国工程教育中所提出的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行了有机结合。
5.按照课程群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打破以往理论课附带实验和一门课程设计一个实践项目的惯例,尽量使实践教学项目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在开设前明确该教学目标,并与工程项目有一定的联系,尽量做到从企业应用角度设计综合性实践的训练。6.实施多专业、多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首次试点将多个专业学生合成一个实验班,联合几家企业共同对这个班级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轮岗等方式分别在各家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利用各家企业所长使学生对企业模式和工程实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三、结语
本研究和改革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平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刚刚起步,随着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会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能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刘纯利,王晴晴,张玉山.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xx,(3).
[2]童强,周大鹏.何光普.转型发展期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8).
[3]汪元宏.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xx-04-11(16).
[4]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育,20xx,(11):5-7.
[5]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汾大学学报,20xx,(1):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84.
[7]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7(3):25-28.
[8]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xx,(3):70-72.
应用电子专业论文3
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个人就业的能力,并且能在这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升迁。职业教育有责任把工作技能、相关知识、职业态度甚至工作生活有关的利与弊都教授给学习者,使其具备企业雇主愿意雇用的优秀技能。高职院校职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生技能鉴定已逐渐为各校重视。但必须基于正常教学的原则,才有推展价值。因而对于在校生技能鉴定,对学校教学的影响有必要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基于研究者应用电子技术方面的专长,乃缩小研究的范围在综合中应用电子技术学程,深入探讨在校生技能鉴定对教学的影响。由于技能鉴定,是攸关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成败的重要措施,此亦为探讨技能鉴定对教学影响的主要动机[1]。
一、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将任务视为教学的中心,以任务作为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的核心。任务教学法源自于沟通式教学法,故沿袭了沟通式教学法的一些原则,如语言学习时应包含真实沟通的教学活动。换言之,语言学习时不仅着重于语言的输入,也须使学习者利用目标语去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强调做中学。教师帮助学习者了解任务主题与目标。可利用举例、与学习者共同脑力激荡、使用图片、演哑剧或用个人经验来介绍主题。任务前的活动主要是为任务中的主要活动做准备,刺激学习者的输入并对其后的任务活动有大致的了解,而任务中的活动为中心主干,最后则进入任务后阶段,教师于此阶段检验学习者的语言形式并加以练习、修正。此时若有需要可再导入新的任务加深学习重点[2]。
许多任务要求学习者在缺乏语言资源及经验的情况下创造或解读信息,根据语言或语境线索,寻求解释以及和同学进行语意协商,学习者同时也能培养猜测信息的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和它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接着老师会把总体的学习内容分成几个任务案例,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则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且在完成任务时做到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从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倡议通过各个感官共同进行学习,改善以往只依靠耳朵来听课的传统学习办法,从而借此产生更优质的学习成果,而设置的任务案例要贴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让其能够充满兴趣得使用相关知识来理解自己的实际生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需要包括很多,其中不仅需要自身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自己有查资料,找文献的能力,和自己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并和别人交换自己的思考的能力,从而通过使用自己的开创性思维来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这恰恰和学校想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谋而合,也符合了我国准备在新时期开展培养高等人才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方法不仅仅需要授给人以现成的知识成果,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个更好的提升,任务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是充当权威的人,在知识的教学上,作为一个学生眼中的全能者,进行知识的传播和灌输,从而让老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和领导,进而让学生被动的思考和接受,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这种意志强加的反感和排斥,对学习的厌倦,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和追求,也不会主动进行探索,成为了为别人而学,而不是为自己而学,在任务型教学方法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施以关注,接纳,理解,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一个全能的百科全书,而是提供一个温暖的场所,成为一个向导,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充分施展自己,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进而提高其专业水平。
2.教学目标的扩展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定义不再是以往工业社会中的高智商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这其中就要对学生的高情商有要求,不只是通过记忆和反复训练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更要具备共情,体验自身,独立思考和动作实操的能力。不仅仅需要自己埋在自习室到凌晨四点去完成一个宏大的课题,还需要同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协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专业知识,和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分析策划、动手实操的能力,进而提升创造力和具有对复杂问题的的剖析能力。
3.理论实际的结合
任务是来自生活的,所以,如果要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学生有连接现实生活和理论知识的能力,亦或是,有接触到理论知识就能结合生活经验的能力,在对任务的完成上,把任务划分成很多个小模块,从而用相关的知识来填充各个模块的内容,最终通过协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4.从被动到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中,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无法直接从老师或者同学那里获得解决办法,而需要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并且自己筹划解决方案,进而再和其他的小组成员协商,让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并存,学生不仅收获了学习的兴趣,还收获了成员自己的良好关系的建立,学习模式从以往的被动变成主动,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通用实施方案
1.内容的分解和重组
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首先向于鏊把整块的教材中的内容按照模块实施分解,分解成诸多单元型结构知识,,从而符合任务完成的需求,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和熟练整体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在对任务明了的基础下,把教学中的整体知识大块分解成知识小块。
2.任务的分配和实施
在任务型的教学过程中,其步骤包含: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接着把任务量进行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并设计实施,和相关人员讨论该方案的改进空间,最后把任务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并考核和评估。在整个过程中,由以往的老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自主性有益。
3.实施的效果和繁琐
在对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之后,很多学生颇有感慨,感到学到了很多,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还收获了对学习的充沛的感觉,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知道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上有哪些优能力优势,和独特追求。电子技术课程通过此种方法进行教学实验,总的来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能够可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学生的出勤率,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学生上课的睡觉情况,玩手机的情况都改善了不少,在课堂提问上也大有改善。
四、基于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从学习理论来看,技能训练方面必须依据学习理论的原理来施教,使学习者获得较佳的学习指导。职业教育尤其重视理论与实务的配合,专业理论的课程,从学理到应用,认知到技能配合,职业教育中的能力本位教育,就是提供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论述职业教育的社会学基础,职业教育其目标即是培育每个人都有就业的能力[3]。况且人在社会中,工作可以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工作不再只是图个温饱而已,还有其它的社会性功能。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使其可胜任电子生产企业中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工艺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以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职业态度支持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为导向,设计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以实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升学(进修)的需求,兼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实习课程为高职教育施教的重点,务使学生具有就业所需基本知能。校订科目可开设专业科目(含实习)或一般科目。各校依学生的志趣及需要、区域特色及学校发展而开设。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社会所需工作人力为主要目标。高职教育便是以培养基层技术人力为主,而基层技术人力的培养,应兼顾认知、创造、调适及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固然都是为社会培育技术人力,但是仍然有此差异,职业着重技能的养成之外,也特别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4]。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兼顾广度与深度,使学生既能符合社会人力的需求又能增进其选择机会,适应社会的变迁。生涯的发展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技能的养成阶段,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每个人来说,随着社会的变迁,职业的转换不无可能,因此,兼顾广度便是为将来转业而准备。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应以达成职业教育基本目标为主要考虑,以及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使其具有基层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便是从事职业教育者应该负起的基本责任。
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实习为一重要的科目,实习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应用实践,不能只求了解课程中的理论而已,否则技能的学习效果将会不彰。反之,过分重视技术操作而不由理论去阐释,则工作内涵转变,操作的技巧常会无法适时的导正。是故,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应用与实践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个人就业能力,并且能在这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升迁。职业教育教导学生工作技能、相关知识、职业态度甚至工作生活有关的安全,使其具有企业雇主愿意雇用的条件,而且因工作而实现自我,肯定自我[5]。除此以外,职业教育目标的拟定和形成,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的思索、考查、评鉴,适时修订,以符合社会的需求。
五、任务型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该教学方法需要对老师有很严格的要求规范,需要教师对内容烂熟于心,而且教师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准备,还要有实践技能上的经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专业,沉稳的教学环境。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化,因材施教,因教学内容施教,即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选择符合的教学方法。
3.任务型教学方法需要的时间比常规的课堂更多,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内,对课堂的时间设置还不足,所以需要用更多业余时间去弥补。
4.长期的传统教学往往让老师疏于技能的练习,所以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需要培育更多优良的师资。
六、结论
高职院校以统整、分化、专精的学程予以学生适当选择及发展,其中选择职业学程的学生犹如高职学生般,学校亦提供其升学与就业的双重机会,培育其升学的学识及就业的专业知能;使学生通过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者依其专精取得职业证照就业,并同时培育其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了解职业教育的性质。高职是培养基层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同时应了解学生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