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论文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中班是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幼儿园中班论文1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这对我触动很大,启发更大。是的,每个孩子都热爱音乐,在教学中我发现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能接触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使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的发挥。
在美妙的欣赏天地中,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如早晨孩子来园时,我们经常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幼儿歌曲,当孩子听到《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时,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小鼓敲击对话,孩子对歌曲产生了兴趣。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想,去感受歌曲中愉快高兴的情绪。幼儿倾听兴趣逐渐高涨,只要一有空,他们就会来到欣赏天地,欣赏音乐,并把流进心里的音乐释放出来。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在充满魅力的墙饰天地中,激起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墙饰是孩子们天天都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东西,为孩子创设一个新颖美观的墙饰天地,可以激起孩子们唱歌的欲望。因此在布置墙饰时我就根据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布置,这样让孩子既熟悉又有新鲜感,有效地引起他们学习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串串苹果、橘子等秋天成熟的果实,墙饰上的苹果、橘子颜色鲜艳,形状逼真,让人唾涎欲滴,孩子们可喜欢这片“果园”了,常常在“果园”里游戏玩耍。
看到这一情景我就灵机一动,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高高的苹果树》,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果园”,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苹果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摘果子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摘苹果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音乐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孩子好奇好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块块积木,一点点的玩具,都能为孩子提供想象表演的天地。因此,在音乐区域中,我为孩子提供了各类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乐器、头饰、箩筐等材料,随时为孩子们开放,尽情让他们游戏,让他们去自由探索,自由地玩耍。孩子们在音乐区域中摸摸、敲敲、打打、动动、玩玩、跳跳,展现他们各自的表演才能。有的孩子担任了小指挥,那着指挥棒有摸有样的做起了指挥家、有的孩子拿着纱巾戴着头饰随优美的音乐扮演风爷爷,跟小朋友做游戏,风爷爷吹呀吹呀,吹得风车转悠悠,吹得风筝飘上天、有的孩子拿着箩筐,在摘苹果呢!……幼儿在音乐中无拘无束、尽情表演。音乐区是为孩子提供尽情发挥创造的天地,孩子们在这片音乐的天地里,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为孩子的音乐潜能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提高孩子的音乐智能。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艺术中,一点点,一滴滴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
幼儿园中班论文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教学体系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小朋友的一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的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现今的学前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多年,了解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幼儿园中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几点解决方案。
通过对《幼儿园指导纲要》文件的解析,学前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发展。文章围绕幼儿园中班教育体系过程中,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心理、以及教师平时的授课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笔者的几点优化方案。
一、幼儿园班级建设
1.幼儿园中班的人数制定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中班学生人数是25,由两个老师和一个阿姨一起照顾。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据对合肥地区部分幼儿园老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名老师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只能照顾好10名小朋友的学习和生活,这其中的工作量其实很大,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除了平时日常授课以外,还得注意小朋友的日常安全,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要保证一个班小朋友的全面发展,仍然还需要老师的全身心投入。据调查合肥市幼儿园中班人数大多是30人左右,甚至更多,但是作为大部分老师和家长而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了了之。对于这个问题,还得看幼儿园主办方的办园宗旨,从事教育行业,在保证幼儿园的正常开支之外,凡事不能都向着利益看齐。
2.班级环境的建设
通过幼儿园小班教学,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的幼儿园的班级装饰恒定不变。在这里,笔者认为在中班教学过程中,可以购买一些小饰品,定期对班级进行简单装饰,比如:贴一些纸质的壁纸、悬挂一些风铃、改变班级的主题背景,这样才能营造不同的生活氛围。小朋友一般对班级的环境感兴趣,喜欢上上课的环境,才会开开心心的在幼儿园过好每一天。
二、部分小朋友存在的“溺爱”
现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再加上大部分的独生子女,“溺爱”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生活中。家长的盲目溺爱,在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的原谅小朋友的错误,导致小朋友在学校的自理能力不足,而且容易让小朋友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其他小朋友感受”的想法。对于这一类幼儿,一般在幼儿园缺少朋友,时常闹小情绪,反感在幼儿园学习。作为老师而言,应该时常注意小朋友的心理变化,在小朋友闹情绪的时候,及时的对小朋友进行耐心的引导,要让小朋友明白:其他小朋友也一样重要,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要尊重其他小朋友,有好玩的东西要学会分享,有些事情自己能做好的一定要自己动手,一般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任务的同时,小朋友会获得满足感,在下一次的课程中,小朋友一定会有改变。
三、幼儿教学“小学化”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为了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部分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学习,对幼儿有一定的学习要求,甚至有的幼儿园要求中班和大班开始学习小学的部分知识,在这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幼儿生活中的小常识,让幼儿对一些事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老师努力的方向不是为了教会小朋友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了学习而去学习是下下策,时代发展背景下,大部分知识网上都可以查到,不需要幼儿在幼儿园就去死记硬背。培养出兴趣再去学习才是上上策,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丰富幼儿的认识范围,了解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四、日常授课方式的解析
1.中班日常教学模式--“玩着学”
一般中班幼儿的年龄在4-5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没有必要追求知识方面的收获。在日常的教学中,中心要偏向于兴趣的培养。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5岁的孩子,他们刚兴趣的是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对于老师的备课而言很重要,如何在带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小朋友明白道理,发现小朋友的兴趣爱好,这是老师需要花时间研究的。
2.学习态度的培养
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小朋友而言,也是在中班必修的功课。这里的“习惯”指的是好好听课的习惯,在日常的讲课的时候,尽可能不要让小朋友吃零食,在老师说话的时候,小朋友们在下面不要说话,在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小朋友要积极回答问题,营造这样一个学习的氛围,是幼儿在中班学习中要求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中班到大班有一个好的过渡。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除此以外,幼儿园教学中肯定还存在其他问题。在这里,笔者希望所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一起去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一起为孩子们的前程打好基础。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为此,我结合数学教育活动作了一些探索,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引导幼儿大胆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作用。
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并非提倡以幼儿为中心,只是让幼儿去动手、动脑、动口,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大班数学活动《6的组成》,教师课前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几何图形学具卡片,绿色的小梯形两个,绿色小圆片两个,绿色大梯形一个,红色大圆片一个,再准备数学卡片,“6”的分和式一套,首先让幼儿尝试说出图形的不同点,接着再让幼儿根据图形的不同点把他们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幼儿都能很快地说出:“图形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这时候,引导幼儿把颜色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边,不同的放在另一边,同时让幼儿用“6”的分合式来表示。就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操作练习,不仅培养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体现在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走在前面,大胆探索、发现、提问,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教师论文中班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宜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师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
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说,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专业素质好,但理论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没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讲,教师则一味地记录、听讲。三是教科研活动内容经常跟着“流行风”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儿园也就跟着模仿照搬,不会在分析别人之长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搞得教师随“风”摇摆不定,兴趣不大。!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科研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能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作为园长,应把教科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和安排,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复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示范,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园领导参与进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思想的渗透”、“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育”等研究,从而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关于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师论文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这对我触动很大,启发更大。是的,每个孩子都热爱音乐,在教学中我发现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能接触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使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的发挥。
在美妙的欣赏天地中,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如早晨孩子来园时,我们经常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幼儿歌曲,当孩子听到《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时,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小鼓敲击对话,孩子对歌曲产生了兴趣。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想,去感受歌曲中愉快高兴的情绪。幼儿倾听兴趣逐渐高涨,只要一有空,他们就会来到欣赏天地,欣赏音乐,并把流进心里的音乐释放出来。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幼儿园中班幼儿与幼儿教师课堂互动情况调查分论文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是纯洁的,是充满好奇的。如何将幼儿的潜力发掘出来,将他们引入学习的道路上,并能够很顺畅地适应社会,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来完成。为了让幼儿在幼儿园得到很好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教育,特对幼儿园中班幼儿与幼儿教师课堂互动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当然有些环节教师也做得很好,针对问题,我们要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与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展开积极地、主动地互动,营造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和氛围。
一、目前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笔者调查,幼儿园中班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在课堂互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幼儿和幼儿教师缺乏互动,教学中教师无形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剥夺,进而取而代之。
幼儿班中班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幼儿在讲台下仔细地听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需要互动行为的发起以及互动后行为的反馈。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而幼儿在台下被动听,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带来师幼关系的颠倒,忽视了幼儿才是课堂教育的主体,幼儿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在整个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都是在起着积极的导引者的作用。而由于受过去错误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不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让幼儿们听从自己的教课,控制了幼儿们互动行为的发起以及反馈,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降低,不利于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幼儿探究性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