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学语文的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关中学语文的论文1
一、科学文化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也需要相应地补充知识。语文教材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更为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是“无所不知”,能够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多才多艺,科技、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体育、艺术等都能略知一二。如讲《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芦花荡》等课文,就要熟悉抗日战争历史,并能正确评价抗日战争;讲《最后一次演讲》《雷电颂》等课文,就要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讲《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就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升米,教师须有一斗谷。”这说明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知识修养,用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做到教学相长,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效率。“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处理好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把课讲活、讲好,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
教师要具备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是指教师通过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把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同时,使学生获得各种能力,为其成才积累“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备课、讲课、板书、绘画、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编制习题、撰写论文等。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施教方向,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解决教书育人、寓思想教育于日常教学的问题,而且能够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从而以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丰富完善各自的教学思路,解决如何上好课、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低,必然不能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安排教学;教学技能差,也绝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基本功素质
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就不可能教出成批的好学生,更不可能攀登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高峰。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
(1)听。包括听学生读书,听学生回答问题,听学生相互讨论,听其他老师的课。善于听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相互观摩、研讨。实践证明,听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基本功训练。
(2)说。合格语文教师的条件之一,就是语言要准确、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且讲普通话,有节奏感、条理性、逻辑性。要实现以上要求,教师就要加强语言训练。例如,加强语言节奏训练,力求达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艺术性的标准。再如,加强语序训练,以求理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和结尾,使语言富有科学性、逻辑性。此外,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还要善于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设计课堂语言,使之唯美、动听、引人入胜。
(3)读。语文教师要能够博览群书,文学方面的、科技方面的,都应该有一定的阅读量,以便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如果教师朗读水平高,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
(4)写。写的训练主要包括书写和写作。教师的书法是教学的“衣衫”,又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练好“三笔一画”,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绘画。教师的书写主要是课堂板书,对板书的要求是对教师书写基本功的起码要求。板书的书写要求清晰、工整、准确,注意笔顺,不写错别字。板书的布局要合理,文字精练,力戒有言必录、信手写画。此外,作文、作业本上的批语要清楚明白,句子要完整,切忌字迹潦草。一个没有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是难以正确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教师能写好“下水作文”,不仅能体会到学生写作文的甘苦,而且能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等方面,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有关中学语文的论文2
(一)在教材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材的规定是,所要选择的课文不仅文本模式适合教学,语言也要优美,主题、风格必须体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更要具备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与时代相关的特点,方便老师实施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文章内容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人文内容,都可以渗透人文教育。语文的功能不只是表现在它的工具性上,也不是只表现在对学生一些基本的能力的培养上。他的价值主要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应该读读优秀的经典作品。一些优秀的作品,所包含的人文教育是非常丰富的,身为施教者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去接触。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并且在长期阅读过程中自然就会发现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去作精神的漫游,品德的陶冶,去探索人性的精神支柱———真、善、美。
(二)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话题材料,让学生受到教育,并把他们的人文素养融进自己的作文中
新教材的作文教学,把作文教学分解成一个个的能力训练点,这是很好的事。便于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实施单一的目标训练。但是,“文以载道”,作文总会从多方面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只是体现其作文技巧与能力。每篇作文既有能力点要求又有人文素养要求并不矛盾,二者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况且,作文题目课本上只提出了一些参考的命题式题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己选择更好的话题材料。近年来,高考作文也以话题作文材料为主,这有助于我们选择好的话题材料。单就高考题目看,1998年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为题的命题作文,20xx年以“诚信”为话题的材料作文,20xx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材料作文,20xx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材料作文。都是明显有关人文素养的作文题。20xx年的浙江卷,更是直接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其引用的材料认为:人文素养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个相处融洽的关系。如果学生们缺乏人文素养,那么我们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必然会受到影响。其实,很多作文题目或话题,都对学生在写作内容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人文方面的要求。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很低,那他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所以,我们结合作文的能力训练点对学生作文在人文素养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在口语教学与中学课外语文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讨论,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新教材在口语教学方面的要求,我们是常把它与课外语文活动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的。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须注意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能力,又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还注意有机的渗透人文教育因素。譬如,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高中第一册口语训练点“文明得体”里有这样一则材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我们:“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身教总是重于言教的。一个人文素养低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出人文素养高的学生来的。何况,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素养低,平时的言行不注意修养,举止不得体,语言不文明;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所以,如果文明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做一个高素养的人;要求学生举止得体,语言文明,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否则,即使我们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把人文教育渗透得再好,强调得再重要,也是做无用功。教师不但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面前要做一个人文素养高的人,为人师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且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为此,我们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读文史哲方面的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读品德修养方面的书,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多读艺术方面的书,以扩充自己的兴趣;多读专业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道德修养好、教学水平高、兴趣爱好广的、一专多能的教育家。如果能够如此,我相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关于渗透人文教育的一些途径只是一部分,身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把教材所带有的情感、认识以及教材中的一些伟大的事迹去不断的感染学生,然后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更要学会怎么去做人。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仔细考虑所有方面进行人文教育。
教师培养途径中学语文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培养途径中学语文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新手教师成长为有效教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其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低效教学问题。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师的低效教学出发,指出了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师主要存在的课堂管理混乱,教学方法不当的低效教学行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有效教师的培养途径。一是要追求职业精神,提升文学素养。二是要培养发展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三是要完善在职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四是要完善薪酬体系、建立奖评机制。
关键词:
中学语文;低效教学;教师培养
一中学语文有效教师低效教学的表现
新手教师成长为有效教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其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低效教学问题。中学语文教师低效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课堂管理混乱和教学方法不当。
(一)课堂管理混乱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语文教师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课堂缺乏管理,缺乏制度,将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教学无序指挥和学生缺乏纪律性。语文课堂是一种有序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序的教学过程依赖于教师有序地指挥。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策划、安排、实施都是由教师指挥控制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过程中,如某一环节出现了无序指挥,例如备课不充分、课堂纪律管理不当、教学过程不得法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教学活动没有成效。有些语文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管理能力,没有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条例,学生在课上无拘无束,放任自流,没有纪律意识。教师不会管理,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学过程自然不会按照教师预想的那样顺利完成。语文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做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学生怎能学到知识?即使老师准备得再充分,课上讲得再辛苦,学生没有认真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节课也是收效甚微的。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语言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教师语言在传递知识,沟通情感,感受智慧的同时展现个人修养,突出个性,从而展现语言的优美,彰显知识的魅力。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学语言美,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育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育秽语。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的语育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言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筒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描绘画龙点睛,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现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知识一道带进去。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随着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文言文比例的提高,很多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师范院校培养未来新型语文教师的模式。为了促进师范院校语文教师培养改革,课题组对目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及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点在中学语文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对于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靠学生的日积月累,而且需要把课堂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教师正确并巧妙地教会学生牢记文言文知识点,对学生学好文言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现状概述
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课题组专门走访了多所中学,深入中学课堂,认真观察了解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在观摩课中,课题组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的模式基本是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进行讲解,讲解的方式基本为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同时,由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较羞涩内敛或者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等因素,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跳过提问环节,以教师自身作为主导,一人翻译,学生在课堂上奋笔疾书做笔记,教师翻译完后再理出本课的重点字词,嘱咐学生牢记。教师讲解过程单一,极少出现师生交流与对话环节。很显然,这种授课方式确实能够节省时间,教师在固定时间内能完成更多教学任务,讲授更多的知识点,但教师在授课的环节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培养,把文言文学习变成了一言堂,或者变成了一味地填鸭式教学。
中学语文导读课教学论文
导语: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学语文导读课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中学语文“导读课”的教学原则
导读课的教学原则就是要达到“教路、学路和文章思路的优化组合,和谐统一”。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树立“双主”思想。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由导读课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只有树立“双主”思想,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信息的双向交流。第二,导要有“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决定了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内容、方法和进程。在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既不能导人“浅滩”而“滞航”,又不能导人“深海”而“沉船”,要在学生主体这个基础上进行主导。第三,学生依导学读。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会和会学。这也体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教师导学,学生学“阅”,学而生疑,疑则发问,问则学会,从而达到会学。
二、中学语文导读课的三大任务
导读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讲解的成分逐步减小,学生自学成分逐步增加。然而,学生和教师的活动都不能脱离教学目的而随意驰骋,因此,导读也必须完成三大任务:
1、知识点———即导读课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导读课中体现这些知识的内容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春》一课中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天上的.街市》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等。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类基础学科,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汉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智育,轻美育和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语言的情感性等倾向。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且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提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上课是也注重了情感教育这一环节。但根据这两年的上课、听课感觉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过于形式化,往往是把这一环节放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简单谈几句就下课了,似乎在打发时间;二是脱离实际,学生说的很好,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一、语文情感教育包含的层面
1.关注社会生活。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它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作为文化载体,它使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使现代文化得以传播。因此,关注社会生活应该成为语文情感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2.注重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一方面是指在语文教育中关注学生内在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是一种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许多典型的事例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单单是一个纯语言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生命行为。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写作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能够学习写作教学论文或坚持教学论文写作,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说说“新时期”
研究教学论文写作,首先要关注时代的背景,关注教改的形势。
这里所说的“新时期”,指的是近几年以及今后若干年内教改、教研、教学的背景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一言以贯之,就是“新课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困难、疑虑、不安与辛劳,但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以及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给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带来了无限的机会。那么,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而言,我们所说的“新时期”“新”在哪里?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新的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要求一步一步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2.沿用已久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包括修订本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退出历史舞台,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将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3.试用修订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将匆忙结束它的历史使命,而代之以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多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已经进入实验区。随之而来的是对语文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的高要求。
中学语文语言训练问题研究论文
1.引言
毫无疑问,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这一点还有许多待探讨的问题。例如徐越化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是这样的:“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性学科”,由于语言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互为表里的,因此,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可以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认为知识性、文学性及社会实践性是这一学科的从属性质。由王世堪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认为,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及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不将其称之为“工具课”是为避免其意义上的过于宽泛和笼统。在学术的研讨上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还会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是无论会产生怎样的提法,都不可否认语文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就语言技能的训练讲,低级的训练是以重复和模仿为主的单项技能训练,高级的具有创造性的语言综合技能训练,都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扎实的练习。学习的一般规律就是在事先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没有经过基础学习阶段扎实地训练而进行创造就等于是无本之木。因此,基础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学课堂的语言训练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面对与解决。
2.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的相关问题
2.1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幼儿园时期还开设说话课,但是到看小学以后,在语文课堂中“说”的这一训练就逐渐被忽视了。一些学生在讲话时,语病很多,教师听到之后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更严重的现象是,教师对语言的运用不够讲究,导致很多学生的语病其实是从老师的口中学习而来的,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如果学生没有较高的语言质量,书面用语不够好,则很难写好一篇文章。在语文课堂中,对“读”的训练,在中学的低年级时期比较受重视,而年级越高,对于这方面的训练则逐渐减少,这同样是在语言训练中的一个漏洞。无论是所学习的课文还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只有经过反复阅读与推敲,才能将文章懂读透,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的积累。由于中学课程比较紧张,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安排“说”或者是“读”的训练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解决这一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例如演讲、辩论、朗读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其中,得到更多的语言训练。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中学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教学措施的促进下,使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整体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将微课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枯燥性和强迫性彻底解决,还能使中学生对语文写作教学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长此以往,使中学生在微课教学环境的促进下,不仅能够掌握多元化的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加深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最终使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强化。本文针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中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
引言:
为了积极响应新教改的要求与号召,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将中学生作为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而且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使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长时间的影响,导致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整体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依然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相关人士必须加强对微课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视力度,对微课的有效开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多元化的措施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微课教学方式的推广和普及,使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促进下能够为中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提供积极的帮助。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新时代的课程变化,使得中学语文教育的教育革新速度相比较中学语文教育成长速度来说慢了一大截。所以,改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方法等变成了当下中学语文教学革新的首要解决问题。以前的语文教室教育,就只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器皿,学生的学习没有主观性,使得当下的教育革新速度呈现缓慢趋势,新时代的课程准则里面,认为教室教育最关键的是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积极加入,教授者不能只是作为知识的输出器,更应该是教学中的组织人、引导人,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定位
1.培养“人文和工具相结合”的语文科目观念。相关课程准则文献中阐述:“人文和工具相结合,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老师是教授者,必须要理解这个概念,并且使用这种崭新观念来提升学生能力[1]。主要养成学生的教育主观技能,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心态。
2.培养“将学生作为重点”的教学观念。相关课程准则文献中阐述:“学习与成长的对象是学生”,所以需要“重视学习主管学习能动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更优质的自主学习的环境”[2]。所以,教育过程里面,教授者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强化学生自身的对象效应,重视养成学生自己主管学习与考虑问题的习性,创建“将学生作为重点”的教学观念。
3.提倡主观、团结、研究的学习模式。曾在相关课程准则文献中,将“主观、团结、研究的学习模式”作为课程基础。教授者最好是将分析性质的学习作为重心,使得学生在进行课题分析的时候,不仅仅能了解基础的概念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主观性与积极性的学习思维,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教授者努力目标,教授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水准,不断深究课本、分析学生、分析考试,考虑当下情况。上课过程中尽量讲重点练重点,注重学生能力养成,扩展教育高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新境界论文
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每节课我都会或多或少的尝试着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在探求知识及自主学习当中找寻一条适合自身的学习路径。我叮嘱他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积极且敢于将自身对文本独特的想法与感悟说出来,不能一味的依照或顺从教师所给出的固定思维定式,需积极将自身最为本质、最切身的想法与体会分享给其他同学。当学生得此特许后,在语文课堂上便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根据自己想法来领悟与感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讲解,让学生能够自学,真正学会学习,本人在设计学案时,不会直接性的将课文当中知识点裸露出来,而是在学生学习中给予一些提示性内容,让学生依据所教给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寻内藏性知识点,通过归纳总结之后,我在给予适当的补充与指正。比如课文当中的许多生字词,许多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列出重要的字词,然后让学生认、写与记,学生从中学到及所掌握的乃是现成的内容,虽然较省事,但较难加深其印象。对此,我在安排学案预习时,给予如下提示: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看课下注释,如若有,将其拼音注于文字上方,而在注释中画出对应的解释语句,如若注释中无所需解释,那么久自己查字典,把拼音注于原文,将解释写于此词下方。最后将所整理的这些词字与拼音一道卸载笔记本上,大声朗读,然后认真书写,最后指派小组长于组内解词提问与听写。上述内容均安排的课前预习时完成,不必担心会耽误课堂学习效率,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到课程进度,在上课时,则由教师从中挑选出重点内容进行随机提问与听写,如此操作,学生通常都能较好的'给予把握,而有时相比于学生列出知识点的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与全面性。当然,要想做好,首先必须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做好,只有这样,结果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