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1
摘要: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创造力、评价能力与个性能力的形成,它是我们提倡的教育目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必修课程,它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我们的美术教育目前依然大部分时间被当做可有可无的“副科”加以羞辱,有时又被当做提高升学率的“特色”利剑加以热捧,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小学美术娱乐化,初中美术形式化,高中美术专业化,大学美术功利化”,便是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下面,我们就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做一下简单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育;特色;创新
一、依然“重文轻美”
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管理部门也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高考制度的强大导向和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足,很多地区对美术教育不重视,认为美术学科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可有可无,很多地区不能够按规定配备美术教师,很多美术教师被迫改行教授其他科目,各类中学更是常常随意减少甚至取消美术课程,这种现象在各中学已经是人所共知的“潜规则”。美术课让位于其它课程,把本应用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时间用于提高学生“主科”成绩,以提高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产生的恶果,更是对学生心智全面发展机会的粗暴剥夺。
二、所谓“特色之路”
在大部分学校冷落美术教育的同时,有些学校的“特色”教育却搞得风风火火。在这些学校,美术教育被提高到压倒其他一切学科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教育成了学校领导手中提高升学率的制胜法宝。甚至有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不顾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意愿,强迫大部分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看似素质教育的精神在这些学校得到了认真彻底的贯彻,但我们认真把量,却不难发现这又是应试教育搭售给学生们的一颗苦果,近年,随着高等艺术院校及艺术专业的扩招,很多生源相对较差的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只能“扬长避短”,打起特色教育的主意,以图避开普通文理高考的独木桥,另辟“特色”高考的捷径。这种现象,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某些高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开设扩招艺术专业的现象,使美术专业招生人数短期内剧增,结果造成中学生学习美术专业者蜂拥而起,大批学生离开学校,奔走他乡进行所谓的“专业集训”,不但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还荒废了正常的学业。“专业集训”结束后是南征北战般的专业考试,有的还需要家长陪同时间一般长达3个月,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粗略估计,仅山东省的艺术专业学生每年花费在专业集训和专业考试上面咐费用就达10亿元之多。高校不顾教育发展的规律,盲目开设美术专业,必然带来招生规模的激剧增扩,因而造成生源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使美术教育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成了高校敛财的手段,“差学生”谋取文凭的捷径。
三、“创造性思维”的缺失,“创新精神”的匮乏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经济的转型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应该迈着和谐的脚步前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只能培养操纵生产工具的劳动力,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想象敢于创造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在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因为没有个性和自主性就没有创造性,现代知识经济要求对被教育者的个性进行强调,以强化其创新精神,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是强调个性的教育,美术教育反对唯一性,也不追求标准答案,同样的画面可以有很多的解读,你可以充分的想象,美术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艺术,而且能做独一无二的审美判断。因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个性审美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现实的中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被忽略,教师还在把自己的老师强加给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还在给学生灌输已经灌输给了几代人的陈腐观念,还在打击“不安分”的学生。一个没有受过我们教育的孩子可以想象自己在月亮上荡秋千,经过我们教育的孩子却好像永远失去了这种能力,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还是我们教育的成功?为什么有了科举制度之后,我们便再也没有了伟大的发明?
总之,美术教育是重要的,特别是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殊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优势被忽略,被冷落,有时又被错误的热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变教育理念,改变课程体系,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2
摘要: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方法之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鼓励与赞美,让孩子在理解、宽容和爱的教育方式中成长。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原理,结合自身实践经历,论述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自信自尊美好品德的基础性作用,用以指导今后的教育理念,为中学美术教育提供参考,从而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在赏识教育中健康成长,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罗森塔尔效应;美术教育理念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方法有六种:天才教育法、自然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才能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赏识教育法。其中,我认为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最适用的应当是由中国周弘倡导的赏识教育法。赏识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美术教学中经常鼓励和赞美学生,不管学生的作品是否令人满意,也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所谓的“标准”,老师都以一种宽容的方式去包容学生,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对待学生。一句再简单不过的鼓励就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找回信心,甚至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在理论层面,赏识教育的作用具有坚实的学术支撑,其运行原理正符合了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里翁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小学教育的实践中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能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预期的要求。”根据罗森塔尔效应,人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即当人们处于被赞美、被鼓励的环境中,他们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并有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意念去达到某种预期的目标,而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对他们的行为具有巨大的驱动和指导力量,往往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相反,当人们的自信和自尊遭到严重打击和挫败时,他们会更多地产生消极抵抗的情绪,这种懈怠的心理常常使他们自我否定,自卑懦弱,不敢挑战,而这种低落的情绪暗示极大地阻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甚至本来可以完成的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这种人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给予他们不良的心理刺激。因此,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运行的基本原理,如果教育者们也将这种心理暗示方法广泛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以理解尊重的教育方式,更多地挖掘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就会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美好品德,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层面,赏识教育的方法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叫张强(化名)的学生,是我们学校有名的“问题少年”,上课捣乱,经常打架,跟老师作对……刚上美术课时,他也是保持一贯作风,不但不带工具,上课的时候还打扰别人听课。于是,我决定做点什么,在一节课上,我耐心地为他准备好工具,并站在他旁边督促他完成作品,一开始他只是胡乱地画几笔,但是我却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这使他十分诧异,从他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很享受老师的表扬。自此以后,他开始在我的课堂上主动画画,不管画得怎样,我还是会表扬他,并鼓励他继续画下去,渐渐地,他对于画画有了信心,不仅在课上表现积极,还会在课余时间画一些作品让我指导。一学期下来,他创造出很多精品,有的甚至经过装裱送给领导和老师,有的被我收藏准备给下届学生做范画。就这样,张强在美术课上找到了自信,由一个捣蛋学生变成了好学生,后来,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态度也有了转变,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到毕业时竟然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从张强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小小的表扬,一次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轨迹,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起到的作用,在不被重视,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反正也就这样,没有努力学习和上进的必要;但是经过激励、认可后,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时候,事情就会出现转机。由此可见,赏识教育能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能够变得更加出色,赏识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卡耐基曾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与鼓励。”
赞美与鼓励在教育实践中也就是赏识,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一生中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赏识教育是将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最好方法,在学生成功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样在学生受挫时鼓励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促进所有孩子的共同进步。只有在学生成长路上多一句赞美,少一声苛责,多一分鼓励,少一分强迫,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赏识教育绝不是理论上的空谈,我们要将鼓励与赞美真正落实到美术教育实践中,还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研.浅谈中学美术的赏识教育[J].才智,20xx(09).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3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中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教好美术,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艺术学科的内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水平。学生社团的创办,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鉴于此,该文以学生社团为例,重点探寻中学美术教育兴趣的培养及价值,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中学美术;学生社团;学习兴趣;价值
中学美术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阶段,如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开展美术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美术的价值至关重要。学校创办美术社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知识的效率和文化素养。
一、相关概述研究
1.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特殊的学习娱乐群体,社团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以及兴趣参与等内容。中学学生社团形式较多,如书画社团、合唱社团、话剧社团等,这些学生社团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美术社团可以达到美术学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2.中学美术社团的分类中学美术社团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的群体,也是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实践活动形式。根据社团的功能性,可以将中学美术社团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生活实践类。该类社团主要是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对于学生掌握美术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性类。该类社团是由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组织形成的,如书画社团、绘画社团等,这些美术社团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第三,竞赛类。竞赛类的学术性社团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很有帮助,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3.美术社团开展的意义以往的美术教育很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最终影响了教育效果。而美术社团主要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美术社团中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等方式,可以将学习兴趣与课程内容结合,这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效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二、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陈旧部分中学现有的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没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更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理论学科,美术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其具有特殊性,以往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而学生美术社团组织属于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美术修养的实质目的。2.师资力量薄弱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我国部分中学将重点放在了理论学科中,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较低,难以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不能有效引领学生学习美术,最终使一些学生丧失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师资力量的薄弱给美术社团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美术社团的开展需要美术教师的配合,如果教师的素质出现问题,会降低社团活动的效率。
三、中学美术教育兴趣培养对策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就要重视美术社团的组织和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创新理念。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对于美术社团的创办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目的。第二,改进艺术社团活动。学校应分析、归纳艺术社团活动的优劣,全面改进艺术类社团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增加“互联网+教育”的社团组织活动的主题学习与实践指导。第三,组织专题培训活动。针对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改进、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等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学校要对教师、学生、家长与管理干部等开展社团活动提质增效的专题培训。第四,聘请专家指导。美术社团的开展和组织并不是盲目的,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综合修养的目的。因此,学校需要聘请专家有效指导学生,提高社团开展的有效性。第五,制订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质量与效率评价的科学标准。依据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结合美术课程的育人要求与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学校要制定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规范化指导与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第六,加强领导与管理。部分学生认为美术社团是娱乐性的,这种想法违背了创办社团的初衷。为了使社团实现真正的价值,学校要加强领导和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结语中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领悟到美术学习的内涵。以往的教学手段尚达不到这一要求,而美术社团的组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华.中学美术教育兴趣的培养及价值探寻.考试周刊,20xx(31).
[2]谭钦岱.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新课程(中学),20xx(11).
初中学生美术教育论文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在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美术资源相对欠缺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单纯的课堂资源,而新的课程资源概念,则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把课程资源的概念拓展到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各种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是指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所有学习资源,其中也包括一些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术课堂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课堂的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还是课外的美术实践资源,其资源量都显得相对不足。
2.教师的美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在相当一些学校中,缺乏专业化的美术教学人才,即便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其相关的业务素质也未必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教师刚刚走出校门不久,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美术教育实践经验,因此,往往教学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中学,相对来说,美术教师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彼此之间在美术方面的业务交流也相对较少,这给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业务的提升带来了客观的困难,这种状况的延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促进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1.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一、前言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当代科学与艺术很好的进行融合,从此开始美术教育开始越来越受教育部以及家长们的重视。总的来说,我国中等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同时还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式,最终可以发展成为具备全面优良品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学的美术教育可以说是学校实施美育最初的起点,开展美育教育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我们社会主义化的建设,同时还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总的来说,中学美术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各项制度以及观念还处于一定的落后时期。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是着重在于相关美术知识的讲解和技法的传授,一般来说,单纯的技能和技法训练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被反复的.来练习,根本没有汇集一些创新的元素进去。教学方法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而且相关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被动化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让美术教学审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学生像一个机械一样,一直服从单一的学习模式,这样不但在一定条件下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还间接的束缚了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长远发展。美术在中学课程中一直以来都无法准确的定位,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教育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三、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铜镜文化的中学美术教育运用论文
摘要:每件文物都是有灵性的。铜镜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诞生以来,一直传承至清代,存世量极大。该文作者以具象的铜镜为抓手,使学生感知文物的美和古人的生活状态,体会各个时代的不同文化。
关键词:铜镜文化;纹饰;造型
一、课题的提出
如今,人们折服于鉴宝专家的慧眼和娓娓道来的精彩故事,中学生也不例外。出土文物往往深藏在博物馆中,似乎一切距离学生都很遥远。然而,学生对文物非常感兴趣,仰慕文物的历史久远、敬佩专家的学识。作为中学美术教师,笔者地发现,如果将这些知识渗透进中学课堂,将是对课本的有益补充,学生也将因此受益。在考虑编排校本课程时,笔者认为铜镜是最好的选择。铜镜兼具欣赏与实用功能,从诞生以来,一直传承至清代,存世量极大。铜镜拥有漫长的历史,不同时代的文化透过形制、纹饰都有所体现。因此,以具象的铜镜为抓手,可以让学生感知文物的美和古人的生活状态,体会各个时代的不同文化。每件文物都是有灵性的,透过文物找寻其背后的文化力量,是笔者编写《铜镜的一生》的初衷。
二、课题研究内容
1.了解主要时期的`铜镜战国时期在古代铜镜发展史上是第一个高峰期。礼崩乐坏导致夏、商、周三代以来的青铜礼乐器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日常生活用器的迅速增多。此时的铜镜制作精良,纹饰生动,其中,“山字镜”最为有名。唐代铜镜在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比重,使铜镜表面银亮、美观。装饰手法也多样化,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造型上突破了汉镜的传统,出现了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纹饰除传统的鸟兽、画像、铭文以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宋代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铜镜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宠,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笔者曾收藏了一面宋代铜镜,直径12cm,桥型纽,镜背铸有铭文——湖州石家上色青铜照子,整体绿锈。当铜镜走进课堂,学生感到惊诧,传阅时十分小心,虔诚地感受着古代的器物,这份历史的馈赠,使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思绪万千——“这个是镜子吗,它通体都是锈,怎么照啊?”学生带着好奇发问道。笔者解释:“这不是镜子,而是照子,仔细看铭文,分明就是‘湖州石家上色青铜照子’。”宋代称镜子为“照子”是因为要避讳,在古代要避皇帝的讳,宋太祖的祖父为赵敬,“镜”发音同“敬”,所以宋代镜子一律改称“照子”。青铜照子布满绿锈说明在地下埋藏时间久了出现铜绿,倘若用水银粉对镜面进行打磨,还能使用。镜背的铭文标明了地址与作坊,可见宋代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告知世人购买照子要认准商标,质量才有保证。把照子在手里掂一掂,感觉分量比实际要轻一些,镜背上的一些小孔洞说明了问题。此镜经过长时间氧化以后出现了金属元素的流失,造成镜子背面的孔洞。实物走进课堂使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思维异常活跃,那些滔滔不绝的鉴宝专家在他们眼中也不再神秘,原来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普通的鉴定技巧,自己也是能掌握的。2.铜镜发现之旅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对实物的亲身感受,学生对铜镜有了初步了解,并总结了一些方法,如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网络搜索等。3.铜镜的拓展练习临摹铜镜的造型、纹饰,加深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并结合现代审美理念进行铜镜的再设计。
浅析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专业素质”“美术教育”“美术课程”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传统美术下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一、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1.中国传统美术受西方文化冲击较大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多,世界文化发展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发展趋势让中国传统美术有机会被世界所了解,但同时中国传统美术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西方美术文化也有高雅庸俗之分,对于一些庸俗美术文化的侵入,我国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筛选,一些庸俗的文化进入中国的美术界之后,影响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
2.中国传统美术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老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考试课程上,美术作为一门辅助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节课,课时不但少,而且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应付了事,学生别说了解中国传统美术,就连基本的美术技能都学不到。全部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底蕴厚重,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学生中国传统美术的知识,学生不了解、不热爱,更不重视这门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中学美术教师对中国传统美术的了解不足
现在大部分中学的美术教师掌握的仅仅是绘画技巧,虽然这些老师能画摘要:中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能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奥妙和事物的美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意义。中学美术课程虽然按新课标要求进行了开设,但在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足,本文将对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进行陈述、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关键词:传统美术;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策略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刘光宇出风格各异的图画,但是由于其自身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了解的不足,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讲授画画技巧,并没有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进行讲解、鉴赏、传播。
试析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塑造论文
【摘要】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力、创新力、艺术修养以及高尚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美术教育要提倡民族艺术、改革美术教育体制以及摆脱艺术功利性等方面来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人格塑造;美术教育;艺术素质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孜孜以求的作品,实质上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欣赏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角论文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改变人的思想,进而影响社会。但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贯穿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所谓艺术欣赏,一方面由于作品艺术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一种感情上的满足;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自然地接受了画家对美的发现和评价,经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即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由局部到整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再不断反复的循环,再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益,乃至影响到社会的文明。
一般学校都有美术课专业课室,但不一定有适合上欣赏课的教学用具和设备。在教师方面,普通中学一般专业美术教师的数量不多,而且他们除了日常的教学外,大多还要承担许多学校的宣传或美工工作,工作压力大。有时,他们甚至每周要给整个级或更多的级和班上课,因为忙,很多美术教师根本无法在课外时间进行训练深造和及时提高、更新信息,不利于充分为美术欣赏课备课。
美术教育作为我国初等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所提出的“美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和“全面发展”,明确了美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任务,是艺术素养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学美术教育应强调艺术素养的提高,而美术欣赏则是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审判能力最有效和最重要的途径。
浅析校外环境中在中学美术教育的开发利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户外写生 美术展览 美术教学
论文摘要:在现代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寻求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新的校外环境资源,并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高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环境更加合理化,从而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都能感觉到,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美术课程改革精神,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运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并不是一定要编成教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把身边的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开辟美术教学的新天地。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环境和空间更加广泛。
一、户外写生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外出写生不单纯是普通的风景色彩写生课,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景速写课,它是学生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方式,是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是培养美术兴趣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同时,外出写生又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教学组织系统,必须尊重艺术专业的客观规律,结合中学学生专业知识的特性,实施有目的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全方位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分析论文
一、中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美术课相较于文化课而言,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在当前阶段,有的教师仍只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地模仿,往往只涉及美术的形,而忽略了美术所蕴含的神。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美术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得美术课显得生硬、晦涩,学生在美术技能以及审美意识方面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陈旧模式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由此导致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实力的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尽可能地压缩美术课的时间,家长为了孩子能有好的未来,就要求学生一心扑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学生为了迎合教师及家长的要求,也放弃了对美术课的兴趣。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狭窄,学生难以接触到美术教育中蕴含的深层内容,不能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对策建议
1.推行多元化评价体制,加强学生自信心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提升学生信心和激励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拿文化课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也应该将美术成绩纳入评价体系,以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也应该结合学生的美术成绩,不能仅仅根据升学率评价教师的教学。应当把学生的美术成绩加入教师的考评体系,督促教师转变意识,重新审视美术教育的价值,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对美术教学的足够重视。
中学美术教育兴趣培养对策论文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中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教好美术,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艺术学科的内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水平。学生社团的创办,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鉴于此,该文以学生社团为例,重点探寻中学美术教育兴趣的培养及价值,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中学美术;学生社团;学习兴趣;价值
中学美术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阶段,如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开展美术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美术的价值至关重要。学校创办美术社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知识的效率和文化素养。
一、相关概述研究
1.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特殊的学习娱乐群体,社团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以及兴趣参与等内容。中学学生社团形式较多,如书画社团、合唱社团、话剧社团等,这些学生社团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美术社团可以达到美术学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2.中学美术社团的分类中学美术社团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的群体,也是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实践活动形式。根据社团的功能性,可以将中学美术社团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生活实践类。该类社团主要是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对于学生掌握美术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性类。该类社团是由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组织形成的,如书画社团、绘画社团等,这些美术社团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第三,竞赛类。竞赛类的学术性社团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很有帮助,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3.美术社团开展的意义以往的美术教育很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最终影响了教育效果。而美术社团主要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美术社团中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等方式,可以将学习兴趣与课程内容结合,这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效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