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概况

发布时间:2017-07-13 编辑:张莉

  为了让考生们进一步地了解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下面特意搜集整理了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概况,供大家阅读查看。

  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有教职工123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4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3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享有国务院和省部级政府津贴专家4人,学科首席教授2人、楚天教授3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1人、精品课程名师4人,持有高级船员适任证书的轮机长7人,大管轮8人。学院还拥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富有成果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并建有轮机工程国家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已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依托的科研基地主要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等。学院秉承“坚持育人为本、践行责任为重、倡导学术自由、实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求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动力工程系简介

  动力工程系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轮机工程”本科专业及“动力机械及工程”、“轮机工程”博(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教学、科研单位。在船舶柴油机监测、诊断与控制技术,发动机振动与噪声,高效低排放发动机,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发动机热负荷、结构强度与可靠性,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动,发动机代用燃料与混合动力,以及新能源在发动机上的应用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每年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军工及企业委托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研成果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目前,动力工程系拥有中国船级社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交通部节能培训中心二个对外技术服务机构,并承担相关行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动力工程系还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目前,动力系有教职工18人,其中教师13人,实验室技术人员5人,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知识结构合理,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率达60%。

  船机运用工程系(油气储运工程系)简介

  船机运用(油气储运)工程系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能够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创新发展体系的要求,为水上交通运输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库支持的科教平台作用。现有教职工共计23人,其中19人为教师,4人为实验技术人员。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率达60%。

  该系实验室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设备总价值约1000万元。该系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现设有运输机械监测、诊断与优化控制、运输系统安全工程、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运输系统可靠性工程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关键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工信部船舶专项1项、军工项目多项,并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8项,专利授权成果10余项,发表文章100余篇。

  热能工程系简介

  热能工程系,包括船舶动力装置、空调制冷技术工程、热工基础三个教研室,挂靠轮机工程方向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本系担负着培养具备热能工程、船舶动力装置、空调技术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工程(如船舶动力装置、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及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1人,出站博士后教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7人。本系具有热能工程特色的师资力量和建立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船舶动力装置、空调制冷技术、动力机械热分析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系统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简介

  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系统控制技术、系统仿真技术、视景仿真、监控与数据通信、模拟器制造与开发模拟器培训等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享有政府津贴3人,教授3人,国家级专家1人,省部级专家1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43人。

  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轮机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轮机仿真及控制技术的单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开发队伍。先后完成轮机模拟器及相关产品开发和推广共计20台套,项目合同额近3000万元。

  轮机工程系简介

  轮机工程系具有轮机工程硕士、博士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轮机控制与信息技术和制冷与空调技术。轮机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轮机长1人、轮机长5人、其他具有轮机员适任证书教师10人,享受政府津贴者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4人。本系有多名教师在远洋船舶任职并持有各种高级船员适任证书,具有丰富的实船管理经验。本系具有轮机工程特色的师资力量和建立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轮机自动化、船舶辅机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